天天看點

驸馬偷養小妾,公主拿刀前去質問,見到外室後心生憐愛、怒氣全無

當今社會,婚姻制度都是實行的一夫一妻制。這不僅是我們國家的法律規定,從道德方面來說,自上世紀初封建社會破滅開始,有一部分接受先進思想澆灌的青年人就主張一夫一妻制,到了現在,一夫一妻制早已深入人心。

驸馬偷養小妾,公主拿刀前去質問,見到外室後心生憐愛、怒氣全無

一個男人有了外室,不僅會遭到妻子兒女的唾棄,更會受到社會輿論的譴責。但是在古代封建時期,有權有勢的男人大多數都有三妻四妾。但是,古代有一種人身份尊貴,曆史上這種人基本上都隻有一位妻子,這就是——驸馬。

受皇帝賞識迎娶公主

我們都知道魏晉時期的社會大多受貴族世家的控制,就連朝廷官員也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寒門難出貴子就是一種當時的社會現象。當然即使是世家子弟要成為官員也是要有才能的,比如說這篇文章的主人公桓溫。桓溫是東晉時期的權臣,其政治軍事才能十分的出衆,桓家也是一個傳承久遠的世家,桓溫的祖上出過數位名将,其父親也在朝為官,官至太守。

驸馬偷養小妾,公主拿刀前去質問,見到外室後心生憐愛、怒氣全無

桓溫十多歲時經曆了蘇峻之亂,他的父親被叛軍殺害。雖然當時桓溫年僅十五歲,但是他已經将殺父之仇深深地埋到了心裡,甚至睡覺時都枕着兵器。傷心時甚至哭出了血淚,後來在《晉書·桓溫傳》中記載為枕戈泣血的故事。

桓溫隐忍三年,一直在等待機會替父報仇。終于,桓溫抓住機會,在敵人首領的葬禮上,裝作客人混入其中,盡管仇人已經小心防備,最終還是被潛伏進來的桓溫手刃,桓溫的殺父之仇得報。

驸馬偷養小妾,公主拿刀前去質問,見到外室後心生憐愛、怒氣全無

桓溫替父報仇的事迹被人稱贊,最終傳到了皇帝的耳朵裡。當時的晉成帝召見了桓溫,見其氣質不凡,一言一行頗有氣勢,有出身世家,便将自己的姐姐,當時皇室的長公主下嫁給了桓溫,桓溫不僅繼承了家族的爵位,又成為了當朝驸馬,身份尊貴。

戰功卓越迎娶妾室

桓溫迎娶公主之後便開始了自己的加官進爵之路。桓溫先是在琅琊出任内史,後任為輔國将軍,兩年後受到侍中何充的極力舉薦,出任荊州刺史,一舉掌握了荊州甚至是整個長江上遊地區的兵權。

驸馬偷養小妾,公主拿刀前去質問,見到外室後心生憐愛、怒氣全無

荊州與巴蜀相鄰,當時巴蜀地區盤踞着成漢政權,并且成漢政權統治地位日益衰退,皇帝李勢更是荒淫無道,無治理朝政之能。桓溫上書朝廷請求對成漢政權出兵,但那個時代的交通實在不便,書信往來需要月餘,桓溫不等朝廷回複,便出兵攻打巴蜀。

成漢政權已經如同滿是蛀蟲的樹幹,面對強大的晉軍,成漢士兵不是對手,将領又無領兵之能,但巴蜀地區自古以來易守難攻,對于成漢政權來說這場戰争雖勝算不大,但依靠地形優勢倒也能抵擋晉軍。但人算不如天算,地形優勢甚至沒有發揮到一點作用。

驸馬偷養小妾,公主拿刀前去質問,見到外室後心生憐愛、怒氣全無

成漢政權面對來勢洶洶的晉軍,派兵迎擊,但是機緣巧合之下,漢軍與晉軍走了兩條岔路,竟沒有相遇,晉軍一路沒有經過半點阻擋便到達成都。漢軍雖傳回襲擊晉軍,但不是晉軍對手,屢戰屢敗,最終晉軍一舉打下成都,活捉了李勢。李勢有一個妹妹,長得國色天香,容顔堪稱絕世,桓溫見後竟沒有絲毫的顧慮便将其納為妾室。

公主見李氏後怒氣全無

桓溫凱旋而歸,取得如此大的戰功,本該高高興興地接受封賞,但桓溫卻高興不起來,反而滿臉的憂慮。桓溫此次回來帶回了自己新納的小妾李氏,但隻能偷偷安頓在城外。桓溫的妻子可是東晉的長公主,自己身為驸馬竟然納妾,這是有損皇家顔面的,桓溫心中憂慮,但隻能瞞着妻子。

驸馬偷養小妾,公主拿刀前去質問,見到外室後心生憐愛、怒氣全無

桓溫回城後接受封賞,與公主團聚,兩人見面,桓溫卻始終不敢将自己納妾的事告訴妻子。日子一天天過去,桓溫迫于對李氏的思念,便常常夜不歸宿,出城前往李氏的住處與李氏纏綿。時間久了,公主也漸漸察覺到的桓溫的不對勁。經過打聽之後,得知了桓溫竟在城外養外室,一怒之下帶人提刀前往了李氏的住處。

公主來到外李氏的住處,提刀推門而入。房内正在著裝打扮的李氏聞聲轉頭看向公主,這一瞬間,欲拿刀殺李氏的公主停了下來,看着李氏的解釋容顔竟然愣住,過了好久才反應過來,看着李氏的樣子頓時怒氣全消,說了一句千古名言:我見猶憐,何況老奴。

驸馬偷養小妾,公主拿刀前去質問,見到外室後心生憐愛、怒氣全無

這句話的意思是連我這個女子見了你的容貌都感到憐惜,更何況桓溫這個男人。公主最終因李氏的容貌接受了李氏。

結語

桓溫身為驸馬,不僅納娶了妾室,更因為妾室絕美的容貌讓妻子接受了這件事,這在曆史上的驸馬中都是絕無僅有的。我認為這其中的原因不完全是因為李氏的容貌,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桓溫個人的才華,才能讓兩位身份尊貴的女子對他寬容以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