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青聽硬菜!男人在石頭上花費數百萬美元來制作一張滿是男人的桌子。

作者:北青熱點

在四川省綿陽市青蓮詩鄉的一間陳列室裡,一張石制的"滿漢"桌子栩栩如生。創作者,46歲的劉曉東,将他的烹饪技巧與玩石頭相結合,使用了80多種石頭,包括瑪瑙,泥石等。在花了數百萬美元在石頭上九年後,他的家人認為他瘋了......

青聽硬菜!男人在石頭上花費數百萬美元來制作一張滿是男人的桌子。

80多種天然石材拼出一張"滿是漢"的桌子

"蒸羊肉、蒸熊掌、蒸鹿尾巴、烤鴨、烤小雞、烤鵝......"在《報名》的相聲中,這段話讓滿漢的全桌都廣為人知。

雖然盛宴是衆所周知的,但似乎沒有人真正看過它。然而,在四川省綿陽市清連詩鄉的一個展廳裡,有108個天然石材制成的"全漢墊",每道菜都栩栩如生,讓人稱其神奇。

"這張表涉及寶石玉、瑪瑙、蛋白玉、火山岩、金玉、隔壁石、化石等80多種石材......"創作者劉曉東介紹,他不是第一個創作出全漢全座的石材,但其他作品大多是通過雕刻加工的,比如他用天然石材的秋千闆非常罕見,他認為先打觀賞石要保證完整性,移動的價值就會降低。

在談到創作的原因時,劉曉東解釋說,他從6歲開始學習烹饪,高中畢業後,他上了一所烹饪學院兩年,雖然沒有成為廚師,但仍然保持着對烹饪的熱愛。

2012年,37歲的劉曉東因為這個項目去了新疆六年。下班後他發現戈壁灘上有很多天然雕刻,有些形狀和日常生活物品非常相似,這讓他對石材的欣賞和收藏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并将烹饪技巧與玩石相結合,開始萌生了創作石版全漢全座的想法, "全漢菜在中國是一道名菜,以前隻有皇室才能吃,我覺得既是風景,也是對自己的挑戰。"

青聽硬菜!男人在石頭上花費數百萬美元來制作一張滿是男人的桌子。
青聽硬菜!男人在石頭上花費數百萬美元來制作一張滿是男人的桌子。

數百萬美元花在了九年的石頭挖掘上

在新疆期間,劉曉東完全迷上了玩石頭。他的"不做生意"的做法曾經讓他的家人認為"他瘋了",但他很享受,甚至一根頭發失控,幾乎所有的積蓄都是用來找石頭的,大大小小的幾萬塊石頭,有的小塊上幾萬元,粗略估計上百萬塊。

其中最值錢的就是那道菜,非常像一條牛腿上38斤戈壁蛋白玉,這花了5萬才找到這塊石頭,已經有成千上萬的出價他不願意賣了。

劉曉東有時帶着老一輩的石頭玩家去戈壁灘尋找屬于自己的,但深入戈壁灘卻近幾十公裡千公裡,如果沒有方向感是非常危險的,是以他更傾向于當地人自發地在市場上形成"淘寶"。"每個星期天我都會去Chishi市場,看看是否有任何材料适合我的創作需求。

他介紹,像菜石一樣是不可取的,是以隻能是一個緩慢積累的物質過程。比如六個一籠包不能一次收集,去選舉需要很長時間。石頭的标準是讓它們在放置時看起來像一道菜,是以從2012年開始花了九年時間準備這樣一個完整的石頭盛宴......

"它剛剛問世,吸引了很多遊客,一千百人,越來越多的人知道。劉曉東說,目前展位剛剛設定好,還沒有給每道菜都貼上标簽名稱,下一步在北京,比如定制展示櫃到位,會做銘牌一個的标注,把菜的名字标出來。

石頭版的"棚屋"售價為20萬美元

這些年來,劉曉東不記得自己買了多少塊石頭,"沒有具體的概念數字,一箱一箱地給四川寄回家郵件,每次的運費都在上百個。"為了創作,劉曉東會不斷閱讀資料,自學地質學、礦物學、美學、詩歌等知識。慢慢地,通過排列不同的石頭組合,開辟了包括文字、插花、短劇、繪畫、菜肴等5個創作領域和方向,這也使得石頭的價值翻了一番,颠覆了很多人對石頭的了解。

他舉了一個例子,說明用石頭書寫需要懂得書法,插花是了解每一種表達意思的必要條件,白色的顔色結構不僅要呈現情緒,還要顯得鮮活。"我在五個方向上創作了300多件作品。書法課比較多,有四五十件。"

其中,用天然石條一點一點地創作文字是最難的,因為最複雜的菜肴,隻要材料收集齊全,用一些輔助材料幾天就不能加工出來,讓他覺得最費時、最省力的就是一幅拼石畫。不僅需要學習傳統文化,還需要了解書法的真正含義、精神和字型魅力,每個"點、撇号、鼻涕蟲"都是從數千萬塊石頭中挑選出來的。

青聽硬菜!男人在石頭上花費數百萬美元來制作一張滿是男人的桌子。

當時,有些人并不認同他的風格和路線,後來通過研究、學習、思考和探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出現了一個"願意"以20萬的高價出售。

拼"中國夢""别忘了第一顆心"禮物

石字從書法中分離出來,劉曉東為了創造"天行,紳士自強;而這項工作也是他認為最困難和最令人滿意的。

他介紹說,用到的石材是羅泊竹路泥非常稀少的地方,碰撞的聲音就像鋼一樣,"光是收集石條就花了2年7個月的時間,因為每一塊的長度、高度和厚度、韻律都非常精緻。創作花了半年時間。"在研究之初,為了達到整體的協調性和平滑度,根據石條的自然形狀,一件作品必須經過數百次不間斷的交流,有可能一個字需要1到3天。

2018年後從新疆回到四川江油老家的劉曉東,奉獻了一個院子,此後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創作、安置和呈現各種作品,分别創作了2019年的《别忘初》、2020年的《中國夢》、2021年的《為人民服務》。

青聽硬菜!男人在石頭上花費數百萬美元來制作一張滿是男人的桌子。

玩石不為賣高價多在不斷修複心

因為江油是李白的死,劉曉東的創作自然離不開李白,為此他用了一塊石頭縫合在一起,一個"李白畫像"和"酒仙"字樣!這些作品目前都在他的私人博物館展出,"整個博物館占地300多平方米,設定在景區内,現在隻展出了一半左右的作品,免費供遊客參觀。"

至于"全漢座"等展品的最終目的地,劉曉東說,"目前,全漢座沒有标價,隻有真正願意買的人的價格。但也沒有把錢當回事,遇上命運的人還是會交易的。"

在展廳裡,一塊裝滿葡萄和梨等的果盤上,價格清晰标明了350萬,"全天然瑪瑙,非常珍貴,不是放在滿漢,而是單獨出來。劉曉東表示,标價并不代表真實價格,每件單品本身都不能再被複制,是獨一無二的,不能簡單地用來代表價值的數字,即使有買家不願意出售。

青聽硬菜!男人在石頭上花費數百萬美元來制作一張滿是男人的桌子。

"一尊玉佛,已經有五次到門口想用成都的房子了,我拒絕了。他說,有時候,價格标簽隻是對觀衆的一個警告,提醒他們相信自己的價值。"博物館更多的是傳遞一種文化,經過這麼多年的磨練心理,錢就是一碗米飯。

如今,他每年去内蒙古或新疆兩三次采集石材。他的家人對他的愛也逐漸變了。

因為愛好,他的作品給他精神上的滿足,這些年經曆了父親的去世、家庭破裂等事情,越來越有生命感,不斷創造出更像心靈修複的過程,"我現在的心态很平靜,能學到很多哲學的東西,我覺得生命感是追求藝術的終極靈魂。"

溫/北京青年報 記者 宋霞

編輯/白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