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河謠|逐夢記:一個秧歌古村的前世今生

文 | 石麗萍

黃河,這條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孕育了古老的華夏文明,同時也孕育了古老的齊魯文明;商河,這顆鑲嵌在黃河岸邊的明珠,以千年的文脈傳承着燦爛的黃河文化。

商河與黃河息息相關,一脈相連,奔流不息的滔滔黃河水,夾帶着高原上的黃土,孕育了這片金色的土地,100餘萬畝肥沃的耕地養育着58萬勤勞、勇敢、智慧的商河人民。

黃河謠|逐夢記:一個秧歌古村的前世今生

(圖檔選自網絡)

商河鼓子秧歌是黃河文化的優秀遺産,被譽為“漢民族北方男性舞蹈的代表”。作為人民群衆喜聞樂見的民間舞蹈形式,它具有豪邁奔放的特點,“打起鼓子驚天,跑起場子熱火朝天”的豪言壯語在民間廣為流傳,鼓子秧歌的恢宏氣魄和文化淵源,在我國優秀民間藝術遺産中獨具一格。

商河民間藝術團帶着鼓子秧歌到多地演出并屢獲殊榮,1955年在中南海向國家上司人彙報演出,1999年參加新中國成立50周年慶典活動,2006年入選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先後六次代表山東參加全國大賽,五次榮獲最高獎。2018年,商河鼓子秧歌舞進釣魚台國飯店,舉辦“山東商河鼓子秧歌走出去”新聞釋出會。商河鼓子秧歌還舞出國門,到日本、南韓、瑞典等國家演出,把鼓子秧歌的民族文化推廣到世界各地。

作為商河鼓子秧歌的傳承者和推廣者,李傳英在商河縣家喻戶曉,從申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的落地到打造秧歌古村的經營建設,他身先士卒躬體力行。作為濟南市人大代表,他深挖鼓子秧歌黃河文化、齊魯文化的曆史淵源,多次提案“保護活态非遺鑄造鄉村振興”,經過多年努力,帶領村民實作了從省級貧困村到生态人文莊園的巨大轉變。

袁窦村位于商河縣孫集鎮,從省道往北可通過一條寬敞的人造馬路進入村子,馬路一側的展示牆描摹着鼓子秧歌的各種姿态,或靈動或铿锵或剛勁或柔美,通過畫中的一招一式可領略鼓子秧歌文化的獨特之美。

鼓子秧歌原稱“跑十五”,“鬧十五”、“扮玩兒”,後來統稱為“鼓子秧歌”,商河鼓子秧歌分“插傘”、“舉傘”、“扛傘”三大流派,有傘、鼓、棒、花、醜五大角色,108個場鎮圖,商河縣900多個村莊的村民,除了在田間做農活兒,剩餘的休閑時間大多用在舞秧歌上。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隻要鼓子敲起來,秧歌随時随地可以舞動起來。

提起這條人造馬路要追溯到2012年,9年前村子還沒有一條像樣的馬路,大多是崎岖不平的黃土路,一到陰天下雨,黃土路便和成泥,深一腳淺一腳怎麼都走不出泥坑子。夏天走泥窪路,冬天走冰冰路一走一個大趔趄,給村民出行帶來不便,也阻礙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據村民介紹,從省道通往村子的這1000米路面是進出村子的最好途徑,這麼多年始終沒有打通,一直到李傳英再次回村,才有了改變。

“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深深影響着李傳英,他多次現場勘察親自測量,聽取老百姓的心聲和想法,切身體會到大家夥出行不易,如果不把這條主幹道修好,就不可能過上好日子。他夢想着有一天能夠天塹變通途,改善大家的出行方式。

9年前的李傳英是商河棉廠的正式從業人員,手裡捧着讓人羨慕的“鐵飯碗”,同時也是土生土長的袁窦村人,每次回村看着眼前低窪不平的泥巴路,心想着鄉親們的生活狀态,心裡不是滋味兒。經過慎重思考,他向機關辭職回村修路,有人以為他是心血來潮,當他把多年的積蓄全部拿出來,開始購買材料的時候,村民們知道他是動真格的了。

李傳英帶領施工團隊晝夜趕工,昔日的泥巴路變成了暢通無阻的大馬路,修路背後有李傳英四處籌錢的艱難,也有日夜趕工的辛勞,更有統籌排程的疲憊,當資金不能支撐到修路完工時,他到處籌錢,最終用215萬元堅持把項目幹完。

袁窦村還有一個曆史遺留下來的垃圾灣,由東向西堆積的生活垃圾有700多米長,随着時間延續,臭不可聞的垃圾越堆越高,攤子越鋪越大,夏天溫度高時會散發出惡臭味,蒼蠅蚊子附着在上面,掩鼻而過是很多人路過此地的真實寫照,嚴重影響村民的衛生健康。

經過多方協調,李傳英召集衆人把所有的垃圾全部清理出去,進行工藝處理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把曾經招人诟病的垃圾灣改造成了養魚池和養蝦池,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環境,豐富了大家的錢袋子,一舉兩得的治理措施讓袁窦村民交口稱贊。

而今的袁窦村綠水青山,垃圾灣舊址現在流淌着清澈的溪水,兩側是茂盛的蘆葦蕩,偶爾有鳥雀從此路過,大爺們坐着馬紮曬太陽,嘴裡聊着那年李傳英處理垃圾灣、修建馬路的種種趣事。

現如今腳下的這條馬路迎接着來往的人群,每天有大量的私家車和外地訪客到此觀摩學習,這條路是進出村子的必經之地,沒有人知道路原來的模樣和修路背後的各種艱難,而路的盡頭坐落着用348畝鹽堿窪地改造的另一重大文旅項目———秧歌古村。

2020年6月,一張紅頭檔案出現在李傳英的辦公桌上,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2020年度山東省非遺保護十大亮點工作名單,商河文化和旅遊局提報的《商河縣以“非遺IP”推動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成功入選。

作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和“中國秧歌之鄉”,商河縣将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傳承,與鄉村文化振興、文旅融合發展相結合,通過打造非遺IP,借勢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品質發展國家戰略,走出一條“新時代鄉村遺産活化傳承”的路徑。

項目的申請内容和檔案中提到的非遺傳承,是李傳英每天工作的日常。在成功打通袁窦村第一條主幹道之後,他又把鼓子秧歌這一國家級的非遺項目看在眼裡,他要把老祖宗留下來的東西傳承下去。

李傳英在工作中發現,逢年過節或遇上特殊節日,大家會即興舞秧歌,缺乏平台凝聚力群組織協調性,也存在局限性和閉塞性。為了更好的傳承和推廣,2013年李傳英盤活袁窦村鹽堿澇窪的閑散土地348畝,投資5700萬元,依舊延續因地制宜的理念,曆時6年成功打造商會文旅項目——秧歌古村。

從進村的主幹道300米處向右拐,就進入了秧歌古村,古色古香的籬笆牆上懸挂着商河鼓子秧歌從起源、發展,到興盛不同階段的畫軸,傘的大氣、鼓的渾厚、棒的靈巧、花的優美、醜的诙諧,把鼓子秧歌的招式和内涵淋漓盡緻地展現出來。同時把農耕文化、孫子兵法、周易等相關的傳統文化和秧歌文化做了有機的融合,讓大家了解非遺項目的同時也要記住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

古村内部設有有專門的表演分區,包括表演“求年于滳”的祭祀區、表演“沙場點兵”的軍陣表演區、表演“歡慶豐收”的慶豐收大型舞蹈展示區。在古村内,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從古代文明到現代文明的演變,從祭祀行軍到周易八卦,5000年的華夏文明融于其中。

在經營建設方面,李傳英以大局為重,一心想為村民謀福利,打赢脫貧攻堅戰,讓“非遺”傳承成為群衆增收新管道,他通過“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産業化運作模式,廣泛吸納農村富餘勞動力,促進勞動力實作就業。在用工方面,以招收當地農民為主,積極吸納他們進入秧歌古村務工,使村民不出家門就可以打工掙錢,給當地農民群衆尋找到了一條發展之路。

秧歌古村現有的100多名員工,一半以上都是當地農民。這種義利兼顧、德行并重的善舉不僅解決了農民進城務工的多方面困難,也避免了留守兒童及留守老人等各方面安全隐患,維護了農村發展的和諧穩定。

為了讓園區更具文化氛圍,後期增加了以商河鼓子秧歌為主題的民俗館、民宿、秧歌宴等康養模式項目,目前秧歌古村已發展成為優秀的文化旅遊綜合體。如今,秧歌古村的發展得到了多部門的嘉獎,2012年被山東省工商聯評為山東省民企幫村優秀企業;2013年、2016年被濟南市發展實體經濟上司小組現代農業發展工作組辦公室評為市級農業龍頭企業;2014年被濟南市農業局評為市級都市園區;2017年被評為國家AA級景區、山東省農業旅遊示範點;2018年被山東省教育部辦公廳評為山東省中國小研學教育基地、濟南市非遺傳承示範社群;2019年榮獲國家級3A景區。

活态傳承非遺,賦能鄉村振興,不忘初心、不負韶華,李傳英把傳承文脈、振興鄉村擺在突出位置,堅持社會效益、文化效益,賦能文化自信、民族複興。在第十七屆濟南市人民代表大會上,李傳英建議構築齊魯文化新篇章“打造鼓子秧歌文創孵化産業園”代表聯名建議得到市政府高度重視。

袁窦村原來是一個省級貧困村,有順口溜這樣唱道:“此地當初荒草灘,處處荒涼垃圾灣,北風一刮沙滿天,荒無人煙……,”而今袁窦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商河鼓鄉聲振天,袁窦人民舞蹁跹,中華盛世新紀元,人民生活樂逍遙”。

滄桑變換,日月更新,商河這片古老的熱土,正煥發出蓬勃生機。鼓子秧歌必将走出國門,融彙到世界舞台,那是中國新農村建設的成果,是中國新農民的可喜風貌。

黃河謠|逐夢記:一個秧歌古村的前世今生

作者簡介:石麗萍,青年作家,畢業于中國傳媒大學,山東省第26屆青年作家進階研讨班、山東省第21屆作家班,系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山東省詩詞學會會員、山東省青年作家協會會員、濟南稼軒文化交流協會理事,曆城區作家協會理事。自媒體《榜樣面對面》主編。作品入選《中國當代詩人全國聯展》、《中國詩影響》、《中國當代愛情詩典》、《山東文學》、《濟南日報》、《山東詩歌年鑒》、《世紀詩典》,出版文集《十詩人詩選》、《醒着的夜,睡着的海》。

壹點号山東金融文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