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無處不在,但我們對它了解幾分呢?
在老師的推薦下,我閱讀了昆蟲記這本書。先看内容簡介:它融入作者畢生研究成果和個人感悟與一爐,以人性關照蟲性,将昆蟲世界化作供人類獲得知識、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
現在很多人對昆蟲都是避之不及,恨不得昆蟲直接從地球上消失。漸漸的,我發現這本書已經不僅僅是在将昆蟲了。在這當中,人與蟲之間似乎有一條無形的鍊條連接配接起來,從昆蟲帶有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看出作者對昆蟲抱有深厚親切的感情,字裡行間似乎是在寫一個人,一群人,而不是一隻昆蟲,一群昆蟲。
法布爾将它們當成人,在他看來,昆蟲與人有相同之處。在書中,昆蟲的一舉一動都被記錄了下來:它們的聰明乖巧,兇殘狠暴。但有一點是一樣的,它們都是廣闊天地間的生靈,人力的朋友。
在某些昆蟲擅長的領域中,比如釀蜜,我們自認做不到。但蜜蜂日複一日為我們提供蜂蜜,我們卻還憎恨昆蟲。
它們就算再渺小,也有一些用處,不能因為它們中的一些面目可憎,作惡多端,就否定它們存在的意義。
并不是所有昆蟲對人類百害而無一利,它們不應該遭到這樣的排斥與厭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