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之于孩子的思想,正如河流之于生命,土壤之于禾苗,陽光之于花草。書籍為人類提供了一座光怪陸離的思想之宮,“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李白教會了孩子要有自信;“老骥伏枥,志在千裡。”曹操教會了孩子要有理想;“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教會了孩子要奉獻……與書中人物暢談,與作者交心,快樂在孩子内心緩緩流淌,正确的世界觀在慢慢養成。一個愛讀書的孩子,怎會沒有為人處世的智慧,怎會沒有學習的能力,怎會不成長為一個快樂的陽光少年!
孩子是一個國家美好的未來,是一個國家動力的來源。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中國夢如一幅氣勢恢宏的長卷,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小小的夢想,都為之添上了色彩斑斓的一筆!
我也曾問過孩子,你的夢想是什麼。孩子懵懂地看着我,倏地搖了搖頭。我知道,孩子并不了解何為夢想,于是我又問他:“你喜歡幹什麼事?”孩子的眼睛忽然變得明亮極了,閃耀着求知的光芒:“我喜歡讀書!”我看着孩子稚嫩的臉龐,會心地笑了。或許,讀書就是孩子的夢想。我知道,自己一直以來不斷培養孩子喜愛讀書的習慣終于在孩子身上起了作用。
這就是我們家的小小夢想——從孩子開始,讓閱讀成為習慣,成為一個書香家庭。
小時候,是我和孩子一起讀書,從床頭故事,到整體識讀,孩子自己翻着看,等到他能閱讀的時候,光他能看的書,摞到一起,就已經和他一樣高了。每天晚上,孩子總纏着我,讓我給他講故事,當我和孩子都暢遊在書海中時,似乎任何煩惱都抛卻于腦後,孩子會随着書中故事的情節,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沉思,一起放飛自己的讀書夢……
記得那時候,我給他講故事前,總是對他說:“快認字,你認字多了,就能看書中好多故事,書上有好多有趣的故事,書上有好多你不知道的知識,等你會看了,你就給爺爺奶奶講。”那時候,孩子的眼中閃爍着興奮且期待的光芒,使勁兒地點了點頭。我知道,當時,孩子的心中一定是滿懷希冀。
後來孩子漸漸具備了初步識字閱讀的能力,我就經常帶孩子到書店,選一些最适合他的書給他讀,逐漸地,書成了孩子童年生活裡的一個良師益友。
孩子上幼稚園時喜歡恐龍、奧特曼,到書店就拿着看,後來對繪本感興趣,接着特别喜歡看地震、海嘯、火山等圖檔配文字的書籍,當時看不懂文字,照樣讀得津津有味。小的時候讀的童話故事書也很多,像少兒版的《安徒生童話》等,後來楊紅櫻、鄭淵潔的書全套讀,《冒險小虎隊》、《查理九世》等,曾經有一段時間到了如饑似渴的地步。在家裡孩子随手拿過書就讀,不管是出遠門,還是跟我們外出與朋友聚餐,他都要帶一本書,隻要有時間就拿出來看。讀書的種子已在他心靈的百草園裡生根發芽。
現在,閱讀成了孩子的一種樂趣,一種習慣,成了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種閱讀習慣和時間的使用率,使他的知識量快速增長,閱讀範圍也越來越廣。我知道閱讀的嫩芽已經快慢慢長成一棵小樹了。
我一直相信,一個愛讀書的孩子是從一個書香家庭裡成長起來的,一個書香家庭是從一個愛讀書的民族中熏陶出來的。千千萬萬個小家庭的夢想彙聚在一起,就凝結成了中國偉大的讀書夢,中國偉大的複興夢。
突然想到中央電視台那個公益廣告:一襲紅衣打扮的少女,在漫天的白雪中翩翩起舞,旋轉,旋轉……從鄉村的小路,一直舞到大都市的廣場。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這是一個樸素的真理:你所付出的,就是你所得到的,你所夢想的,就是你所追求的。在夢想的舞台上,一份耕耘,一份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