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同學們,走你自己的路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上司、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不知在座的諸位是否感覺到:如今,我們生活在這樣的一個社會,喧嚣紛擾複雜,充滿機遇而又無處不是挑戰。傳統的價值觀、道德觀、文化觀正在不斷調整和更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商品大潮的沖擊,利害關系的重新組合,人們對于金錢的渴望已不再是“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所有所有的這些對所有的人來說無疑形成了一股巨大的沖擊波和壓力波,尤其是對我們這些正在讀書的中學生來說,一切充滿了新鮮感,但同時也給我們帶來了困惑。

久未見面的同學來看我,見我書桌上一堆的教科書與複習資料,驚訝地問:“怎麼?你還真的想好好學習,将來考個大學啊?現在的知識沒有用了,現在都什麼時候啦?趁早出來學做衣服,将來開個服裝廠,也能成為百萬富翁的。”面對這一連串的質問,我感到無語以答。現在,特别是在我們農村,不讀書似乎成了一種時尚。十五、六歲就進廠賺錢,好像這才算是有出息的表現。然而對我來說,卻是一種困惑:如果人人都不讀書了,那社會會變成一個什麼樣子了呢?也許書本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是我卻很無奈。不是我不明白,是這世界變化實在快。面對和我同年的孩子每年年底都可以拿回兩萬多元的現金了,我确确實實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困惑和失意,感到了一種重建精神家園的沖動。

我陷入了對自己的反思之中:我的路走錯了嗎?我的選擇難道不對嗎?回顧自己走過的路,雖然平淡,但我覺得充實;學習雖然很辛苦、枯燥,但我卻找到了樂趣;生活雖然清貧些,但那些教科書,那些複習資料卻給了我無窮的精神慰藉。我明白了,我的路沒有錯,我的選擇是對的,我沒有失去自己的精神家園。是的,我們生活在一個變革的社會,而且還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我們經常會聽到大人們在議論配置設定不均、A錢腐化的現象,我們會發現有好多人把金錢看得比知識重要,在學習中,在生活上,我們也經常懷有一種“志不得申,願不得行,情不得了,氣不得舒”的心态。但我們也要看到,市場經濟同時給了我們一種自我選擇生活道路的機會,一種公平競争實作個人價值的機會,一種重新審視我們自己價值判斷的機會。

現在市場經濟正在完善成型之中,許多職業還相當緊缺、熱門,我們似乎都可以去做,但是,并非所有的職業都适合我們。事實上,沒有文化知識,要獲得成功更需要付出雙倍的努力和艱辛。而且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的社會,一定是一個高度專業化分工的社會,對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如果在那個時候你是一個文盲,如果你不認真學習點東西,付出較大的努力,那麼在激烈競争中你就站不穩腳跟,你就會幹不下去了。是以,為了适應變化的社會,我們不但需要學習,我們還需要不斷地更新知識,掌握一些計算機、經營管理知識,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承受未來的困難和失敗。也許現在我們沒有收入,生活暫時還要依賴父母,但是如果要我沒有方向,沒有目标,不顧将來地隻為了追求金錢而盲目失去學習機會,我真心有不甘!将來的社會,更需要那些有知識,有技術,有能力的青年人去艱苦創業,把科學技術轉化為第一生産力,用知識和智慧去為社會創造财富,而不是片面地追求享受。

如今,我已不再感慨“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也不再去羨慕那些棄學賺錢的同學們了,我覺得自己的價值取向是正确的,自己的精神世界是富有的,我的路是通向輝煌的、有意義的人生的,而且我一定會走下去的。朋友們,走你自己的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