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總結|2021年水泥行業十大熱點事件

一、5月25日《關于提升水泥産品品質規範水泥市場秩序的意見》

2021年,打擊一批違法違規建設、生産銷售和使用行為,強化對水泥行業全面排查治理。2023年底前,水泥市場秩序得到有效治理,假冒僞劣、無證生産、工程檢驗報告造假、環境污染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2025年底前,企業産能使用率基本回到合理區間,産業智能化、綠色化明顯提升,品質水準和高性能産品供給能力顯著增強。

二、5月30日《關于加強高耗能、高排放建設項目生态環境源頭防控的指導意見》

涉及産能置換的還應記錄置換産能退出裝備、産能等資訊。既有“兩高”項目按有關要求開展複核。“兩高”項目暫按煤電、石化、化工、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建材等六個行業類别統計,後續對“兩高”範圍國家如有明确規定的,從其規定。意見還指出,對水泥熟料等環境影響大或環境風險高的項目類别,不得以改革試點名義随意下放環評審批權限或降低審批要求。

三、7月1日《“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的通知》

推動水泥等重點行業“一行一策”制定清潔生産改造提升計劃;還提到推進城市廢棄物協同處置,通過市場化方式确定城市廢棄物協同處置付費标準,有序推進水泥窯、冶煉窯爐協同處置醫療廢物、危險廢物、生活垃圾等,統籌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爐協同應急處置醫療廢物。

四、7月20日《水泥玻璃行業産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版)

一是提高了水泥項目産能置換比例,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水泥項目由1.5:1調整至2:1,非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由1.25:1調整至1.5:1。二是加大低效産能壓減力度,對産業結構調整目錄限制類的水泥産能以及跨省置換水泥項目,産能置換比例一律不低于2:1。

五、8月17日《2021年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标完成情況晴雨表》釋出

廣西、廣東、福建、雲南、江蘇等地為一級預警,水泥企業限電限産,水泥供應階段性緊缺,價格大幅上漲。

六、10月18日《關于嚴格能效限制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幹意見》

到2025年,通過實施節能降碳行動,水泥等重點行業和資料中心達到标杆水準的産能比例超過30%。

七、10月24日《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嚴禁新增水泥熟料、平闆玻璃産能,引導建材行業向輕型化、集約化、制品化轉型。推動水泥錯峰生産常态化,合理縮短水泥熟料裝置運轉時間。因地制宜利用風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漸提高電力、天然氣應用比重。鼓勵建材企業使用粉煤灰、工業廢渣、尾礦渣等作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

八、10月28日《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

實施範圍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和汾渭平原城市基礎上,增加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山東東部和南部、河南南部部分城市,江蘇省徐州、連雲港、宿遷市,安徽省淮北、阜陽、宿州、亳州市參照本方案執行。針對水泥行業提出,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錯峰生産的通知》要求,做好水泥行業錯峰生産工作。

九、12月3日《“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

《規劃》提出,到2025年,工業産業結構、生産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制造水準全面提升,為2030年工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其中,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機關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能源效率穩步提升,規模以上工業機關增加值能耗降低13.5%。資源利用水準明顯提高,大宗工業固廢綜合使用率達到57%,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4.8億噸,機關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6%。污染物排放強度顯著下降,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10%。綠色制造體系日趨完善,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綠色制造體系基本建成,綠色環保産業産值達到11萬億元。

十、12月11日中國建材集團将旗下優質水泥企業的中聯水泥100%股權、南方水泥99.93%股權、西南水泥95.72%股權、中材水泥100%股權注入上市公司天山水泥(目前天山水泥正在申請更名過程中),交易規模達981億元,為A股曆史上交易規模最大的發行股份購買資産項目。業務整合于2020年7月啟動,增發的73億新股于2021年11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

總結|2021年水泥行業十大熱點事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