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泉州文化吸引了爸爸

江西的爸爸“移民”到了泉州,我疑惑地問爸爸:“爸爸為什麼要做泉州人呢?”爸爸意味深長地說:“是因為泉州深蘊的文化像磁鐵般吸引着我,讓我流連忘返。”

高甲戲是泉州各市縣都有的地方戲,豐富了廣大群眾的文化精神生活,它表演時活潑風趣,趣味性極強,代表着泉州的民族文化特色,在海内外也有較大的影響力。有一天晚上,爸爸加班回家,發現村裡的戲台上(每個村都有戲台)正在演高甲戲,出于好奇,爸爸本想看一會兒就走,卻發現高甲戲能把劇中的人物演繹得活靈活現,惟妙惟肖,誇張得讓人忍俊不禁。在江西,爸爸每次去看當地的戲劇時,總是沒看一會兒就昏昏欲睡,而觀看高甲戲,爸爸卻精神抖擻,直到散場還依依不舍呢!

除了愛看高甲戲,爸爸還愛上了泉州的提線木偶呢!提線木偶僅僅是靠幾十根纖細的線和表演者的巧手相連,讓可愛的木偶做出的各式各樣、惟妙惟肖的動作,這無與倫比的精彩表演,讓人瞠目結舌,歎服叫絕。爸爸欣賞完提線木偶戲回到家,竟自己親手做了幾個提線木偶,自導自演,讓我們笑得前俯後仰。

每年的夏天,爸爸一有空就在家裡光着膀子,随着音樂,滑稽地拍自己的胸脯,那搞笑的動作讓我和媽媽哈哈大笑,我問爸爸:“你為什麼要拍自己的胸脯啊?”爸爸自豪的對我說:“這叫拍胸舞,每當有什麼重大的活動,一般都會有一群人光着膀子在大街小巷間,伴随着音樂,在胸脯上打起了節拍,以此娛樂和健體。”“噢,原來如此!”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中國古典音樂活化石——南音,每次上街遇到演奏南音時,爸爸總是帶着我觀看,那悠揚的音樂和表演者動聽的唱腔,深深地吸引着我們。爸爸還叫我在學校報了南音班,學習南音。近年來,爸爸總是抱怨:“現在大街上怎麼很少看到演奏南音呢?”爸爸念念不忘南音啊!

來泉州不久,爸爸和工友去“惠女水庫”玩,“惠女水庫”是穿着惠安特色服飾的惠安女,不辭辛勞、日複一日地開鑿搬運大石塊,在短短兩年内壘成的大型水庫,比著名的十三陵水庫還高一倍多,這座水庫展現的“惠女精神”,成為泉州不竭的精神财富。“惠女精神”感動了爸爸,他下定決心,要娶惠安女做妻子。功夫不負有心人,媽媽就是那勤勞能幹的惠安女呢!

我豁然開朗,“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的文化——惟妙惟肖的高甲戲、生動有趣的提線木偶、妙趣橫生的拍胸舞、扣人心弦的南音和勤勞能幹的惠安女——媽媽,留住了爸爸。

上一篇: 誠信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