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題記
王守仁摒棄苦思冥想,投身于山林,悟的人生真谛,建立王學;塞爾瑪摒棄抱怨,樂觀生活,研究學習,寫下了《快樂的城堡》;鄧小平摒棄“浮誇風”,從實際出發,帶領中國人民走上改革開放之路。
也許,有時候換一種眼光看事物,你将發現不一樣的東西。
一個很經典的故事很好地闡述了這個事實。從前有一頭驢子不小心掉進了一口井裡,它哀憐地叫喊求救,期待主人把它救出來。當他的主人把鄉親們都叫來時,他們決定埋了這口井,而驢子卻一無所知。當第一鏟土打在它的背上時,它驚慌了,但随後,它鎮靜了下來,當人門将土灑在他身上時,他便縱身一躍,便免得被掩埋。随着井中泥土的不斷增多,驢子也就快逃出來了。聰明的驢子并沒有在危機來臨時坐以待斃,而是換了一種眼光,使得自己得以存活。
有一位學生學素描,但是他的手很愛出汗,而碳筆素描又需要用手塗抹,很容易把紙弄髒。于是乎老師讓他不要學了。而他卻并沒有放棄,他盡量避免用手塗抹,而直接用手指在畫面上壓。正因為如此,他所畫出的畫就比别人畫的具有更豐富的色階。
甲乙丙丁戊五個人,個個貪心吝啬,生怕别人多占一分,自己損失一毫。一日,五人要分一鍋粥,每個人都想分得最多,但為了公平,五人為此争吵起來,最後來了一位長者,對他們說:”你們何必争吵,你們中間的一個人分粥,但該人要最後拿粥,這不久把問題解決了嗎?”
正如材料中的太太,她隻是抱怨對面的太太衣服沒有洗幹淨,而不願意換一種眼光,看看自己的玻璃上是否有污點。是以,對于一件事物,如果我們無法從這個方面看出結果,那就嘗試着換一種眼光,從另一個方面去看,畢竟“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麼可能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我們不能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是我們可以擴充它的寬度;我們不能控制風向,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帆向;我們不能改變天氣,但是我們可以左右我們的心情;我們不能主宰這個世界,但是我們可以讓自己适應這個世界;我們不能……
換一種眼光去看,去聽,去感受,世界将會變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