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放戰争國軍敗退,有一支軍隊被遺忘在泰國,依然希望重回祖國

1949年,國民黨軍隊在大陸主戰場大面積敗退之後。原國民革命軍第八軍,在時任軍長李國輝的帶領下,由中國雲南進入緬甸景棟地區。在這裡,他們與原國民黨滞留在這一地區的抗日遠征軍殘存力量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93師。在退居台灣的蔣介石的遠期規劃裡,留在我國西南邊境的這一支軍事力量,是他反攻大陸預留的最後一顆重要棋子。他于1950年,下令整編後的93師堅守西南邊陲,儲存力量,時刻準備聽從召喚,在合适的時機參與“光複大陸”的鬥争。

解放戰争國軍敗退,有一支軍隊被遺忘在泰國,依然希望重回祖國

這在現在看來狂妄無知的軍事計劃,當時徹底改變了這支部隊全體官兵的人生命運。在既無補給,又無支援的情況下,93師舉步維艱。先後經曆了軍隊高官隻身逃回台灣,大陸解放軍聯合緬甸當局多次圍剿,緬甸當地政府多番驅逐等重重困難。軍官和士兵常年背井離鄉,疲于奔命,随着年齡的增長,傷病的增多,急需休息調養的他們精力和體力嚴重衰竭,整體處于崩潰的邊緣。

可是,他們已經被國家遺棄了。占據台灣的國民黨政權明知道他們的存在,卻無力安置和解決他們。緬甸政局不穩,曆屆政府均視他們為眼中釘,或打壓,或圍堵,極欲除之而後快。而93師像定時炸彈一樣的長期壓制我國西南邊境,逐漸成為了新中國國防的一塊心腹大患。長期的亡命天涯,上級的背棄,自身歸屬感的缺失,讓全體指戰官兵心生厭倦,渴望和平。他們不想再打仗了,迫切地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93師部分官兵,通過秘密管道,向新中國政府提出落葉歸根的願望,但是因為考慮到種種原因,沒有取得進展。随後,他們又向緬甸政府協商就地解甲歸田,同樣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達成一緻。

解放戰争國軍敗退,有一支軍隊被遺忘在泰國,依然希望重回祖國

經曆了多年戰争,自然減員和人員傷亡,以及少數士兵自行脫離軍事管理,93師僅餘3000人左右。且戰且退的官兵們無路可走,在時任最高指揮官的段希文将軍的帶領下,不得不離開緬甸境内,進入了泰國在金三角地區的邊城小鎮美斯樂。這是一個山清水秀,美麗富饒的世外桃源。既有險峻地形可供軍事用途,又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可供耕作利用,是得天獨厚的天然要塞。93師經過實地勘察,標明這一地區作為安營紮寨的根據地,打算在這裡長期駐紮,就地休整。

解放戰争國軍敗退,有一支軍隊被遺忘在泰國,依然希望重回祖國

占據小鎮的93師官兵,依托地理優勢和環境特征,在小鎮裡修建了軍營,宿舍以及多項簡單的公共設施。還在周邊空地開墾了大面積的農田,自力更生地種植了糧食、蔬菜、水果等多種作物。不僅可以維持自己的生存所需,略有富餘還可以向周邊居民以物易物,換取其他的生活必需品。曆經多年流離失所的軍官士兵們終于有了一個過得去的容身之所,這是他們多年來渴望而不可及的生活。

泰國政府對于這一特殊時期遺留下來的曆史問題頭痛不已。從官方的角度來說,打算驅逐卻沒有能力,薄弱的泰國軍方和戰力猶存又占據天險的93師實力相差懸殊。有心接納又難以服衆,畢竟對方是全副武裝的中國軍人。泰國政府就此與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分别協商解決問題,多年無果。就這樣,93師命運多劫的軍人們在氣候宜人的泰國山區度過了幾年安穩的生活。

解放戰争國軍敗退,有一支軍隊被遺忘在泰國,依然希望重回祖國

在多年的共存相處之後,泰國政府終于承認現實,采取了折衷的方案。由泰國德高望重的王室出面,和平解除了93師的武器裝備。作為交換,93師全體成員及随軍家屬都取得了法律認可的泰國平民身份。至此,流亡多年的國民革命軍93師自行消失。大多數原93師軍人選擇繼續留在泰國生活,并最終得以善終。雖然久居異國他鄉,他們和後人都始終保留着中華民族的傳統民俗。在每一個中國傳統節日裡,張燈結彩,歡度佳節。這一段曆史雖然已經劃上了句号,但是他們依然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重回祖國懷抱,認祖歸宗,得到祖國母親的接納和認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