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曆二十四,我總要去外婆家吃飯,每次總少不了那碗熱乎乎的馄饨,那股撲鼻而來的香味,當時隻道是尋常……
好的馄饨要有好的餡,外婆那獨具特色的荠菜肉餡就讓我回味無窮……
那天,風很大,外婆提着籃子出去挑荠菜,我也迫不及待地跟了出去。挑荠菜時一定要辨識清它的外形,因為有些草長得和荠菜極其相似,但不可食用。見多識廣的外婆告訴我:“看好荠菜的葉子……”于是,我學着外婆的樣子,用鐮刀鏟進土裡,挑起荠菜的根部,抖掉根部的泥土,放入籃中。不一會兒,我們就滿載而歸!
接下來就是拌餡。外婆早已選好了本地豬肉,和荠菜一起剁爛,拌上蔥、姜、料酒。我湊近一聞,好香!最重要的環節——包馄饨,隻見外婆用筷子把餡放在馄饨皮中心,然後一裹、一疊、一合、一捏,一隻有模有樣的馄饨就“出世”了,我不得不說外婆的手很巧,一眨眼的工夫,她就包好了一隻馄饨,而且餡也很緊,不從馄饨皮裡撐露出來,我在一旁看呆了。
随後,我們就要一飽口福啦!水燒開後,馄饨下鍋,稍等片刻,揭開鍋蓋,隻見一隻隻飽滿的馄饨浮上水面,熱氣騰騰中盛出一碗碗香噴噴的馄饨,再配上一桌菜肴,怎能不讓人垂涎三尺?
這時候,才是外婆最高興的時候。她看着我們吃着她親手做的菜,親手做的馄饨,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臉上的皺紋擠到了一起,本來就小的眼睛更是眯成了一條縫,仿佛所有的疲勞都煙消雲散……
我知道,這馄饨透出的不隻是香味,還有外婆的味道,更包含着外婆對我們的愛,我咀嚼出了深深的愛的味道……外婆煮的馄饨的确好吃,一鍋都被我們消滅幹淨,剩下的全被我們打包帶走,作為第二天的早餐。
一碗馄饨,一股濃濃的愛,當時隻道是尋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