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樸與呆笨,凝重與滞澀,豪放與粗野,寬博與松散,飄逸與輕浮。都在執筆、提按、結字之間鑄就了中國字的千萬種變化,書寫了不盡相同的中國字。
選一支心儀之筆,或精雕細刻,或自然淳樸;研一方本色的黑墨;鋪開一張手工制作的宣紙;擺上一塊古樸的硯台。書房裡,便有了淡淡的墨香氣,厚重的中華情,和走過千年的傳統中國字。
執筆,乃是書法這線條造型藝術中,創造理想中國字的的基礎所在。所謂“把筆無定法,要使虛而寬”,是指執筆兵沒有所謂的固定的僵硬模式,書寫者隻要虛掌直腕,指實掌虛,運筆便可以靈活自如,書寫便如筆走龍蛇般流暢、自然。執筆,雖然隻是一個姿勢,卻可以變成為傳承千年的畫卷。把手腕輕輕翹起,看似松餘,時時有墜落的危險,卻已成為自我的把握與書寫。
提按,把毛筆重按,筆畫即粗;把筆頭輕提,筆畫變細。猶如人行走的兩隻腳一般,一隻落下,一隻提起。不停地提按這,便有形态各異的古典的中國字。“提”是聚墨,是收斂;“按”是鋪墨,是放縱。輕提重按,輕輕重重,輕輕重。提按,雖然隻是一種動作,卻可以是傳承千年的節奏。提按有度,是在書寫内心真實情感的一種過程,是讓生命的樂譜盡情的展開與演奏。
結字,是指一個字的間架結構。是練一手好字、寫一幅作品的必須。字形的大小、疏密、長短,都會讓相同的字,産生天壤之别。僅僅一個字,是名家大作的經典,還是閑來無趣的玩鬧,都可以從這個字的結字中,看出一二來。結字,雖然隻是一種形式,卻可以是傳承千年的文化。探尋結字的奧秘,我猶如窺見了江南的幽靜清秀,塞北的粗犷豪放,中原的禮樂文明。
書寫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字,是每一個華夏子孫的壯志。一個中國字,可以寫盡了中華史,可以畫盡了中華景,可以唱盡了中華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