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麼時候,我已經生活在了從家到學校的二點一線之間。在放學路上,我總會看見那位畫糖畫的老人坐在自己的三輪上,等待着大顯身手。
畫糖畫的老人手藝十分高超。以往其他人畫糖畫都畫十二生肖,他卻不一樣,他還酷愛畫出一些與時代進步有關的——複興号的火車頭,殲-20的半翻轉狀态,他都十分精通。也借此吸引來了許多顧客。
“老闆,我要一個複興号車頭的糖畫!”“好。”老人的眼睛裡閃爍着幾絲精神勁。我這時是走路回家,平常一般沒時間去買糖畫。隻見老人熟練用勺子将一塊糖稀放在平鍋上,糖稀瞬間熔化,之後老人将糖攪勻順手提起,一根銀釺在上面畫了起來,他的手輕微抖動,車窗的雛形就顯露出來,老人再将銀釺貫穿在糖稀之中,潑潑灑灑不到一會兒功夫,一個正在飛奔的火車頭就完工了。老人将竹簽粘在了糖畫上,取下時遞給我,還囑咐我從下往上吃能更好儲存糖畫。
又是一日,但這次不同的是我坐在電動車上,眼前的景物總是飛逝而過,沒有給我繼續欣賞的機會。在十字路口處,由于紅燈的驅使我被迫停了下來,在環顧四周時,發現了一個不尋常的地方——老人旁邊站着一位青年。那位青年頭上戴着一頂日式帽,手上拿着一根銀釺,雙手笨拙地在旁畫着糖畫,老人教得十分用心,在一旁一步步地指導。青年學得也極其認真,嘴裡時不時提出幾個問題。紅燈轉為了綠燈我該走了,但是卻多了一份感動。
從那以後,在放學路上我都會留意周圍的變化,因為每個變化都包含對自己家園的關懷和認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