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港媒:馬斯克的“星鍊”衛星威脅“天宮”,中國為何反應強烈

點選箭頭處

“藍色字”

,關注我們哦!!

香港《南華早報》12月29日文章,原題:為什麼中國對“天宮”空間站與“星鍊”衛星幾乎相撞事件反應強烈最近馬斯克的“星鍊”衛星與中國“天宮”空間站險些相撞的情況,凸顯中國對太空武器化的擔憂。中國觀察家說,華盛頓希望保持在太空的主導地位,而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獲得為美軍方制造能跟蹤高超音速飛彈發射的新衛星合同。該公司可能成為這一戰略的一部分。

小編很辛苦,歡迎關注我們微信公衆号帝江有料

港媒:馬斯克的“星鍊”衛星威脅“天宮”,中國為何反應強烈

7月和10月的兩次險情,也凸顯人們擔心近地軌道衛星和太空垃圾過度擁擠,進而增加發生嚴重事故的危險。中國空間站被迫實施機動緊急避碰,以避免撞上美國衛星,北京為此向聯合國送出照會。中方一再要求美國避免類似事件,呼籲華盛頓做一個“負責任的參與者”。

港媒:馬斯克的“星鍊”衛星威脅“天宮”,中國為何反應強烈

自2019年以來,SpaceX已将1900多顆衛星送入太空,計劃完成後将有4.2萬顆衛星進入軌道。軍事評論員宋忠平說,如果馬斯克的衛星占據了(近地和太陽同步)軌道的大部分,留給其他國家發送衛星的機會就很少了。他說,“星鍊”衛星有可能在戰時為美國軍隊服務,在天空中擁有成千上萬雙眼睛的力量不可低估。北京軍事觀察家周晨鳴(音)表示,“星鍊”衛星可以被改造用來追蹤中國飛彈。不過,在短期内不會威脅到中國。

2019年曾發生過類似事件,當時歐洲航天局不得不移動一顆地球觀測衛星,以避免與一顆“星鍊”衛星發生碰撞。不列颠哥倫比亞大學的行星天文學家亞倫·博利等今年早些時候發表的一份報告稱,像“星鍊”這樣的巨型星座增加了發生嚴重(太空)事故的風險。專家認為,各國應共同努力,規範太空的使用。

宋忠平表示,中國應加快自己的太空技術發展。一方面,中國要尊重SpaceX這樣的領先者。另一方面,中國既要開發太空技術,也要開發相關的太空防禦技術。這樣做,中國至少可以減輕外太空的意外風險。同時,中國應該發出強烈呼籲,外太空不應被軍事化和武器化,這裡不能成為新的戰場。

SpaceX 旗下的 Starlink 星鍊衛星擴充部署計劃可能面臨新的阻礙,因為同為衛星網際網路提供商的 Viasat 已懇請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阻止伊隆·馬斯克的這家企業無序擴張。作為競争對手,ViaSat 指責 Starlink 将是潛在的環境噩夢,因為後者打算一口氣部署 4400 多顆衛星叢集網絡,且地面站的天線能夠自動旋轉對準。

港媒:馬斯克的“星鍊”衛星威脅“天宮”,中國為何反應強烈

資料圖

從最初的封測到後來的試營運擴充,SpaceX 表示其已擁有 10000+ 訂閱使用者。随着漸進式的發射來填補星鍊的占位空缺,該公司還将迎來更多的訂戶。

從 2021 年初到現在,星鍊迎來了約 700 顆新衛星,使之總數達到了 1600 顆。與此同時,該公司也改變了定位政策。

起初 SpaceX 計劃在 550 公裡(342 英裡)的軌道上放置 1584 顆衛星,并在 1100 ~ 1300 公裡(684 ~ 826 英裡)的遠處再放置其餘 2825 顆衛星。

然而今年早些時候,FCC 同意其将所有衛星都部署到更近的軌道上,結果引發了包括 Viasat 在内的多家衛星營運商的極大不滿。

Viasat 認為,商業部署的修訂,不該漏掉事先的環境評估流程。若允許星鍊的位置調整計劃,将極大地增加對其它系統的幹擾。

港媒:馬斯克的“星鍊”衛星威脅“天宮”,中國為何反應強烈

Viasat 全球政府與監管事務總監 John Janka 在接受 SpaceNews 采訪時稱:“我們認為 FCC 未能遵從 NEPA 法律要求進行環境評估審查,且未兌現本屆美國政府對于通過科學方法來保護地球大氣層、太空氣候、以及美國公民福祉的承諾”。

考慮到 FCC 後續将放任數以千計的星鍊衛星發射到近地軌道,Viasat 已懇請 FCC 暫時擱置許可(當機至 6 月 1 日),直到聯邦法院完成了對其合規性的審查。

據悉,SpaceX 于 5 月 15 日向星鍊叢集增加了 52 顆衛星,并計劃于當地時間本周三(5 月 26 日)通過獵鷹 9 号衛星執行 Starlink-28 發射任務(将 60 顆衛星送入天空)。

盡管此前 SpaceX 已同 NASA 達成了避免軌道碰撞的新合作,但天文學家還是對星鍊影響地面觀測一事大為不滿。

最後,如果 FCC 選擇不暫停星鍊的發射,Viasat 将向美國哥倫比亞特區的巡回上訴法院尋求支援,以要求中止并審查修改後的 FCC 許可。

聲明:文中圖檔轉自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EN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