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博弈

有人說,為物質而博弈才是正道,什麼思想、靈魂、精神,這些在沒有富餘的物質的情況下全是空話。也有人說,靈魂的高度正是通過脫離物質追求思想上的博弈來展現的。但是,在我看來,這兩種說法應兼而有之:物質的博弈是基礎,精神的博弈是提高,還有一種博弈,是升華,那便是與自我的博弈。

為物質而博弈是一個人追求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表現,這樣的博弈雖然可以了解,但過分的物質博弈便是貪婪,隐藏了一顆包裹着人類外衣的狼子野心。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商家間的不正當博弈,無非就是追求一個鮮紅的“利”字。近年來各種食品安全門層出不窮,結果人心惶惶,寝食難安。當一個人汲汲于富貴、追逐于名利而不惜典當了道德底線時,鬥膽試問,這樣的博弈有何意義?

相反,當一個人為了思想上有所建樹而與其他學者唇槍舌劍、進行激烈辯論的時候,這種博弈,便比物質上的博弈高了一個境界,是自我提升的外化。當大文豪福克納與海明威在文壇上針鋒相對、寸步不讓地争論;當胡适與他的論敵徐複觀在政治上伶牙俐齒、劍拔弩張地激辯時,你會驚訝于他們為了自己那個理想的真世界而死守自我的靈活與果敢。這種精神上的博弈,讓平凡的人不平凡,讓沉默的人不沉默。

人固然要為物質和精神而搏,但要徹底實作人生價值和自我超越,還要為自己而博弈。換個角度看,一個人之是以要博弈,是因為他不滿足。

朱自清因為不滿足于隻當一個平庸的中學教師,便與自己的職業博弈,發表了大量流傳後世的美文;老舍因為不滿足于國小校長的微薄薪水,便與自己的困境博弈,發奮苦讀,後跻身大學教授之列……因為不願安于現狀,這部分人的血液中澎湃着博弈的因子,他們發掘自身潛能,勇挑社會大梁,在人生棋局上所向披靡,超越現實,為後人開辟了一條條康莊大道。

但是現實生活中,也有人的腦子似乎被鉗上了“博弈是零和解遊戲”的枷鎖,認為博弈就應當拼個你死我活,不定勝負決不罷休,但是在我看來,博弈的結果也可以是雙赢的。

所謂雙赢,便是雙方都從中獲得利益。曆史上不乏這樣的例子,赤壁之戰中,劉備與孫權雖然攜手合作,但暗中卻彼此都在較勁。但是,這種競争并沒有分出勝負,反而形成了雙赢的結果——曹操赤壁大敗,三國鼎立的局面由此形成。由此可見,博弈不僅僅是關乎輸赢的競争,确切說,博弈本就不應該是以輸赢為前提的競争,博弈的雙方應該找到各自利益的交融點,以求得最大化的效益。

伊朗電影《櫻桃的顔色》中有一句經典台詞:“生命是向死亡終點疾馳的列車,途中有許多風景值得我們留戀。”的确,雖然生命在還未開始時就已經告訴了我們結局,但是,即便是這樣我們還應該放手在人生的棋盤上一博。畢竟,生命是我們手裡僅有的一把細沙。

上一篇: 有縫的餃子
下一篇: 星球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