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本文為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擅自轉載,違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曆史上一共有四百多位皇帝,這些皇帝是良莠不齊,有昏君,也有賢主。在曆史上有一位相當仁慈的皇帝,他就是朱棣之子朱高熾,史稱明仁宗,從他的廟号中不難看出,朱高熾就是一位仁慈的皇帝。
朱高熾在位期間,平反冤案,休養生息,愛民如子,讓明朝處在一個穩定的階段。朱高熾盡管仁慈,但是還有一位皇帝比他還要仁慈,這位皇帝就是宋仁宗趙祯,史上第一位仁宗皇帝。
趙祯(公元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宋真宗趙恒第六子,宋朝第四位皇帝。趙祯性格溫和,生活樸素,他在位的四十一年,是宋朝最好的時代,國家無戰事,百姓很幸福,經濟繁榮,文化昌盛。
曆史上有兩位善于納谏的皇帝,一位是唐太宗李世民,一位是宋仁宗趙祯。魏征一生納谏李世民,可是魏征死後,李世民把他的墓碑砸了,看來魏征真是把李世民氣的不輕。
宋仁宗也納谏,但是沒有砸大臣的墓碑。宋朝有一位名臣,他就是包拯,他是個禦史,剛正不阿,經常直谏,對皇帝是不留面子,什麼難聽話都說。
據《宋史》記載,包拯怒罵宋仁宗的時候,滔滔不絕,吐沫都濺到皇帝的臉上了,但是宋仁宗一面擦唾沫,一面還得賠笑臉,嘴裡說着罵得好!
沒辦法,宋仁宗就是這麼一位皇帝,對大臣非常寬厚。宋仁宗任命張堯佐為三司使,包拯聽說之後,直谏不行;趙祯便改命張堯佐為節度使,包拯聽到之後,大罵他是“昏君”,這樣的人能擔任節度使嗎?
包拯帶着幾個禦史便入宮了,開口大罵宋仁宗,唾沫再一次濺到皇帝的臉上,不過宋仁宗已經習慣了。包拯罵完之後,宋仁宗就不再提這件事。
如果換做是其他的皇帝,大臣如此辱罵皇帝,腦袋早就搬家了,還好這是一位脾氣好的皇帝。宋仁宗在位期間勵精圖治,讓宋朝穩定繁榮。宋朝的北方是遼國,宋仁宗繼續與遼國和好,不再發動戰争。
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宋仁宗駕崩。宋仁宗死後,百姓紛紛大哭,嬰兒也大哭三天,一時之間宋朝哀嚎滿天。
宋仁宗駕崩的消息傳到遼國之後,遼國上下舉國哀悼,遼道宗耶律洪基站立不穩,坐到地上大哭不止,他跟宋仁宗之間的關系很好,他非常敬佩宋仁宗的為人。
一個連敵人都能征服的人,真是非常了不起!宋仁宗的人格魅力不僅征服了宋朝百姓,更是征服了遼國!
元朝大臣脫脫在編寫《宋史》的時候,對宋仁宗這樣評價道:“宋之廟号,若仁宗之為“仁”,孝宗之為“孝”,其無愧焉,其無愧焉!”宋仁宗的人格魅力影響了幾百年,讓後人敬仰!
參考文獻:《宋史》、《續資治通鑒》、《續資治通鑒長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