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家的春節

俗話說: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就連我們中國人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春節,家家戶戶也有不同的過節方式。我家也有專屬于我們家的過節方式,我來跟大家講一下。

在大年二十六,奶奶和媽媽會在廚房裡忙活着蒸面糕。她們會把面粉發酵後,揉捏成各種各樣的形狀:有菊花形的,象征着花開富貴;有金魚形的,象征着年年有餘;有刺猬形的,象征着馱來好運……各式各樣的面糕看得人眼花缭亂。有時,她們還會讓我們小孩子來幫忙,一起揉揉捏捏擀擀面皮。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媽媽會把蒸好的面糕拿出來擺在飯桌上,擺出好看的造型,一是可以美化屋内的環境,增添過年的氛圍;二來有特殊的講究。夜半12點前,媽媽會把刺猬面朝大門口放;到了12點鐘聲響起後,她便把刺猬掉個兒,讓它面朝屋裡放。對于這樣的做法,媽媽的解釋為:12點前是舊年,讓刺猬把家裡的黴運統統馱出去;12點後是新年,讓刺猬把新的一年所有的好運統統馱進屋裡。這有辭舊迎新之意。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我家放鞭炮的講究。在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圍坐一起吃着瓜子、零食守歲。跨年鐘聲響起後,爸爸會在陽台上放一挂1000響的鞭炮,有辭舊迎新之寓意。大年初一中午,再吃第一頓新年團圓飯之前,爸爸還會代表全家去陽台上放鞭炮。另外,在大年初五的早上,我們還要放一挂鞭炮,有祭祖之意。

最後,聊聊我們北方人吃餃子的習俗。我家會在大年三十晚上吃餃子。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擀面皮的、包餃子的,每個人分工不同。最有趣的是,奶奶會洗幹淨幾個硬币,分别包在幾個餃子中。到了晚上吃餃子時,那個運氣最好的人會吃到包着硬币的餃子,他會在新的一年交财運。

這就是我們家過春節的方式,你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