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在2014年年初,妹妹回老家過年,并在家住了幾天,正月初三,就走了。我因為初四到校值班,是以我們也要回楊莊。我們臨走時,我看到母親的眼圈紅了,眼眶裡流出不情願地眼淚,說出一句話:你們都走了,還真有點閃得慌(舍不得)。從母親眼裡,我能感受到,她多麼希望兒女們在家裡多待段時間,家裡熱熱鬧鬧的,父母才不感到孤獨,一家人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想到這裡,我感覺自己比較慚愧。我雖然已成家立業,但在母親眼裡,我永遠都是孩子,小時候如此,現在也是如此。往事點點滴滴,如過電影般在我的腦海裡一一浮現。
我記得,在我小的時候,母親無時無刻地陪在我的身邊,讓我幼小的心靈上不感到孤單。晚上,為了使我睡覺不害怕,始終在我的床前,直至我睡着,有時我半夜一覺醒來,母親還在我床前為我縫補衣服。
等我上國小、國中時,母親雖然不識字,但她時刻在我身邊不忘記教育我,要好好學習,要長出息。我不願意上學,經常逃學,整日跟玩伴們無所事事,不願意學習,作業也不想做。母親不厭其煩地給我講道理,勸我好好學習,經常晚上陪着我做作業,晚的時候做到晚上11點,但是母親從沒有怨言,時刻陪着我,還不住的鼓勵我,不要急,慢慢做,一定要做好。
到上高中、大學時,以後聽父親講,母親時刻挂念我,督促父親給我寫封信或打一個電話,成天念叨我,在學校怎麼樣?吃得好嗎?住得好嗎?念叨着還掉眼淚,怕我在外面受難為。
“母親啊,你是避風港,我是小船,狂風暴雨來臨時,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大海中的依靠。”我一路走來,母親永遠是我歸來的避風港,母親的慈愛與堅持成就了現在的我,而我現在成家立業了,我隻顧及了自己的小家,忽略了母親的存在。
人生總也有忙不完的事,我們不能因為工作、成家、養育子女種種原因,在一推再推之後,能陪伴母親的時間,也随之流逝。母親已一年比一年更加衰老了,現在母親多麼盼望長大離巢的孩子能常回來看看,希望孩子經常陪在身邊,給她帶來歡笑和快樂。我卻不懂其中的深意,姗姗來遲。
母愛是春天裡的一場細雨,在你心靈枯萎的時候特别感到情感的滋潤。母愛是夏日裡的一陣清風,在你特别熱的時候感到無比的涼爽。現在我回想過去母親為我所做的一切,而我真正為母親做的卻微乎其微。目前能為母親做的事就是讓她過得好好的,多陪陪她,多給她打個電話,多一句問候,讓她少一份擔心,少一份牽挂,讓她也因為有我,感到幸福。
“快走吧,不要晚了,想啥呢?”母親溫和的話語傳來,打斷了我的思路,回過神來,我拭去眼中淚,回過頭來對母親說:“娘,我們會常回來陪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