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快節奏的資訊時代,人們往往碌碌無終,顧不得欣賞身邊安靜的美。昙花、荷花的清香似乎永遠不如玫瑰的妖豔,清涼的泉水似乎永遠比不上碳酸飲料的清爽。人人匆匆,永不回頭。
原來,我也是這樣認為的。但自從經過一次大自然的教導,我變了——二〇一四年,我随學校來到了山東泰安,準備遊覽那奇絕壯絕的泰山。有着難得的機會讓我遊覽這如百科全書般豐富的泰山,定是極令我興奮的。始皇帝的豪邁,漢武帝的潇灑,一定都會讓我有所收獲。但是,這些,都是需要慢慢品味的。畢竟,隻有靜下心來,才能跨國那千年的滄桑時光,瞻仰先人的風采。
不幸的是,事與願違,我的那些“才俊”們,不知是為了體驗體育的拼搏樂趣,找回那人性中原始的野蠻快感,還是為了在女同學面前大顯身手,竟然一個個似體育比賽一般向山頂沖去。
面對他們的飒爽英姿,我進退維谷。倘若和他們一樣,向上飛奔,則泰山的内涵我永遠無法領會。我的收獲,隻是鍛煉了我的身體。然而如若是故我的賞景上山,在衆人眼中,則會如一塊怪石般突兀。思慮再三,還是選擇了後者。畢竟,跑步何處不可跑,非要來泰山?而對先賢威風瞻仰的機會,則是失不再來的。
懷着對他人行動的不了解,以及對古代先賢的崇敬,我與我志同道合的好友——程夫子一同上山。同時大陸學生眼中的異類怪胎,此時也隻好憤世嫉俗,賞賞祖國大好河山,以世人皆睡我獨醒的心态同病相憐了。
一路上,我和程夫子互相幫襯着,指點河山,大談自己的多年來的認識,進行交流。看到哪個景,拍拍照片,借景抒情吟兩句詩,體驗一下古代文人墨客的感覺。碰到哪塊巨石,輕輕撫摸,感受自然的滄桑偉大。路過哪個廟,進去拜拜磕幾個頭,也讓那先賢的在天之靈知道,在塵世間,還有人想着他們,以他們為目标在努力。我們二人,尴尬,辛苦,進退維谷,卻快樂,充實。
事後,全班總結,我們本以為大家在談那山上的雲霧似海,秋葉紛飛,卻不料諸位隻是在談一談登山之快慢以及到達山頂之名次先後。對于這師生來說,奇絕壯絕的泰山,隻是各班級間角逐的戰場,學生毅力的訓練基地罷了。
真的隻是這些嗎?難道這秦皇漢武的封禅山,竟隻有這小孩莫名其妙的集體榮譽感與攀登這并不算多麼高山峰的毅力嗎?不,不是的。這座史學家嚴重的百科全書之中,蘊含着我大中華數千年的文化。可以說,我華夏之文明,皆凝結在這泰山之中!
看那座座古刹,與重巒疊嶂中,煙霧缭繞;塊塊先賢石刻,與萬年仙石之上,倍顯滄桑;聲聲鳥鳴,蕩青竹翠林間,清幽悅耳,而這一切一切清新凝神的仙境之境,我們都得放慢腳步,以“仙”之心,賞“仙”之景。
倘若你急馳而去,座座古刹隻是朽木荒宅;倘若你急馳而去,塊塊石刻隻是荒草卵石;倘若你急馳而去,聲聲鳥鳴也不過是群雌粥粥罷了。
隻有放慢腳步,才能真正體會到泰山的博大精深,先賢的至聖至明,乃至于生活的美妙多姿。是以:
朋友!放慢腳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