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人生路上,我們與不同的人一起走着。在我過去的路上,有高興的、有悲傷的、有感動的、也有不盡人意的事情。但在這條路上,他總會在我身邊,提醒着我,陪伴着我,鼓勵着我。
他就是書。
最早接觸書是在我三、四歲時。那時的我剛上幼稚園,看着一本本印有精美圖檔的書本,引發了我心中深深的好奇心。
于是我開始讀書。
對于我來說,書不僅僅是一個句子、一個段落。它裡面蘊含的道理,即使有一輩子的時間去讓我思考,也不能全部明白。
書分很多種,輔導的、閱讀的、練習的;也會有對人有益的、有害的。我們讀書要力求讀好書,對我們有幫助的書。但書何止成千上萬,也難說哪本是有益的,哪本是有害的。是以我們要有選擇地讀書。
當我不如意時,我會選擇看書,在書中尋找自己的空間。每個人都不會一輩子地好運,遇到不開心時,看書可以緩解你不開心的心情。書中也會有許多的知識,值得我們在裡面探索。
原本的我膽小内向、不敢在大庭廣衆下講話、害怕困難。但從書裡,我明白了隻有大膽提出自己的問題,才能有所進步。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這本書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他教會我如何做人。在有一個難以實作的目标時,你隻有堅持不懈,努力奮進,才會有機會去實作你的目标。
常言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顔如玉”。那些仍然知想着嬉戲玩鬧的人們,為什麼不用你們玩鬧的時間,去書本中尋找屬于你們的“黃金屋”、“顔如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