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1日,春節的餘韻尚未散去。
剛剛在兔年春晚上高歌一曲《春天裡》的旭日陽剛正信心滿滿。

當晚,他們要在江蘇南通的一場演出中登台。
可以預見的未來,将會有更多的演出和代言等待着他們。
随之而來的,也是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地位。
然而,就在他們暢想美好未來的時候,汪峰經紀人的一通電話打破了平靜。
禁唱《春天裡》
在這通改寫他們繼續走紅命運的電話裡,他們被明确告知:
今後不能以任何形式演唱《春天裡》。
突如其來的變動讓旭日陽剛措手不及。
但汪峰方面的強硬态度也讓他們不敢輕易“踩雷”。
于是,他們緊急調整。
即使觀衆高喊着《春天裡》,期待他們經典重制。
但他們堅持沒有演唱,而是唱了兩首原創曲目,《迷失》和《今生緣》。
當時,旭日陽剛與經紀人本以為事情還有轉圜的餘地。
畢竟在他們成名後,汪峰曾公開支援他們,也曾邀請他們在他的個人演唱會上當嘉賓。
但沒想到,随後到來的不是和解,而是汪峰更加激烈的反應。
就在他們還想進一步溝通的時候,汪峰在微網誌發表5000多字的長文。
細數他與旭日陽剛的“恩怨”,以及不允許對方演唱《春天裡》的原委。
在這篇名為《關于<春天裡>不得不說的故事》的文章中,汪峰“欲抑先揚”。
他先是肯定旭日陽剛的正能量,表示自己也曾被旭日陽剛的歌聲所深深打動。
但随着旭日陽剛二人商業演出的增多,他認為他與二人間的關系漸漸變味了。
作為專業的創作者與歌手,他的作品凝聚着心血與努力,是以,他對版權十分看重。
但即使如此,他還是給予旭日陽剛很多的支援。
允許他們一次又一次地、在不同場合演唱《春天裡》。
邀請他們登上《怒放》演唱會的舞台。
當央視春晚通過了旭日陽剛的節目時,節目組找到汪峰簽署同意函。
汪峰痛快簽下自已的名字,讓旭日陽剛有了在全國觀衆面前演唱《春天裡》的機會。
而當央視支付歌曲使用費用的時候,汪峰卻拒絕了。
他讓央視代為轉交旭日陽剛,希望他們用這筆錢買一把好吉他。
但出于專業的角度,他也認為旭日陽剛僅靠翻唱的路不長久。
他将旭日陽剛的特點概括為“唯一針對性翻唱”。
就是出道隻靠翻唱,而且隻翻唱汪峰一人的作品。
汪峰稱這樣的出名方式前無古人。
是以為了旭日陽剛的長遠發展考慮,也出于對音樂創作者版權的尊重,
汪峰及版權公司都給過對方善意的提醒,希望他們盡快停止演唱《春天裡》,
盡早擁有自己的作品,旭日陽剛向經紀人表示同意。
但卻在媒體上先一步放出汪峰可能不讓旭日陽剛繼續演唱《春天裡》的消息。
沒有鋪墊、不談原委,這給汪峰招來了諸多指責。
這讓汪峰很生氣,也很失望。
于是,他尋求了律師的意見,做出了禁唱的決定。
他強調:這裡面不光是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尊重!
文章的結尾,他保留了對旭日陽剛的善意。
他說旭日陽剛是值得我們愛護和學習的好青年,希望歌迷能用更好的方式支援他們。
這篇文章是汪峰開通微網誌以來最長的一篇,足見旭日陽剛事件帶給他的震動。
而同樣深受“震動”的便是旭日陽剛的星路。
即使他們還是音樂圈新人,但也深知《春天裡》帶給他們的助力。
不能再唱這首歌,不亞于鳥兒未起飛便被剪掉羽翼。
當後來再評價汪峰的決定時,他們雖表示了解,但仍有不甘。
旭日陽剛中的王旭曾在采訪中說,汪峰老師發長文無異于把他們扔出去,
讓他們接受媒體的轟炸。
他感覺自己在這件事中被利用了。
無獨有偶,他本人的經紀人王蓉也說這件事來得很突然,有一種被利用的感覺。
至于被誰利用,或者怎樣利用,二人也是語焉不詳。
而組合中的另一成員劉剛,當時則表示正在準備新歌。
但被問及效果怎麼樣時,他直言:隻能說湊合,跟《春天裡》肯定是比不了。
而他們的前路也正如新歌一樣,延續着“湊合”的狀态,直至逐漸黯淡。
從“農民工”走上春晚舞台
出道伊始,旭日陽剛就被冠以“草根歌手”或是“農民工”的身份。
草根不假,農民工卻有待商榷。
王旭生在長在河南的小縣城裡,高中畢業後,進入國營農場工作。
日常工作就是拎根小棍兒,在葡萄園“巡邏”,以防有人破壞。
整天圍着一片園子轉,王旭覺得無聊,于是借了一個收音機聽歌解悶。
一來二去,他就愛上了音樂。
後來,他借着機會承包了果園,攢下錢的第一件事,
就是買了把吉他,他們全縣的第一把吉他。
他告訴别人,這叫六弦琴。
他拿着琴瞎彈,竟然也慢慢摸索出了規律,能彈出不少曲子。
靠着這項新技能,他到一家大棚歌舞團當起了伴奏。
跟着歌舞團跑了兩三年,他的日薪從5塊漲到15塊,而歌手一天卻是100塊。
沒掙到什麼錢的王旭被老婆叫回了家,但他坐不住,也不想種地。
于是,他在34歲那年選擇當一名“北漂”。
他先是在一家工廠看鍋爐,每月工資500塊,遠勝于在家種地。
更合他心意的是,公司樓上還有KTV,偶爾他還能蹭着唱歌。
蹭不了KTV的時候,他就對着鍋爐唱,最常唱的是《橄榄樹》。
工作清閑、收入不錯,但王旭還是想折騰,于是他去地下通道唱起了歌。
賣唱的時候一天能掙個七八十塊錢,他覺得唱歌比上班收入高,還很自由,就辭去了工作。
但很快,賣唱不穩定的一面就顯露出來。
日子過得緊巴巴,讓王旭喪失了繼續打拼的鬥志。
就在他決定回老家時,他又經妹妹介紹,找了一份在醫藥公司做庫管的工作。
于是,他平時工作,周末賣唱,并在此時結識了劉剛。
劉剛是黑龍江人,比王旭小了15歲,當時不過20出頭的他,經曆遠不如王旭豐富。
他參過軍,當過監獄武警。
與王旭一樣,靠着一股子熱情自學音樂,時不時地還表演給戰友看。
從部隊複員後,他不想再回到東北農村,也不想種地。
于是,他也來到了北京。
但大城市遠不是他想象中的遍地是機會。
在打過零工,幹過小買賣後,他走進地下通道,開始了賣唱生涯。
一次,他正唱着,另一個背着吉他的大哥排在他的後面。
他扭頭說:“我後面還有人排着呢!”一句話趕走了當時也在賣唱的王旭。
但沒過幾天,他在“搶地盤”的時候又遇到了王旭。
搶着搶着,二人便認識了。
就這樣,兩個來自不同地區、年齡相差不少的人,
因音樂結緣,成為可以一起唱歌、喝酒的朋友。
2010年初秋,北京仍然炎熱。
他們像平常一樣,聚在一起喝酒唱歌。
唱到興起,他們脫掉上衣,光着膀子肆意嘶吼。
他們唱了拿手的《春天裡》,二人共同的朋友商海峰用手機拍下了他們演唱的視訊。
視訊中,劉剛懷抱吉他,沉默内斂中帶着一絲桀骜。
王旭露着一身健碩的肌肉,手中夾着一隻煙,眉頭緊皺。
二人身後的環境淩亂逼仄,一扇小窗裡時不時有車燈閃過。
就是這樣破敗的環境,與他們的歌聲渾然相成,充滿粗粝的生命力。
本以為隻是朋友間的玩鬧,二人誰也沒放在心上。
但這條像素不高、拍攝不專業的視訊卻在網上迅速走紅,播放量直逼千萬。
那年國慶,王旭回了老家。
就在陪媳婦逛街的時候,他接到了商海峰的電話。
對方火急火燎地讓他趕緊回北京,說有好多人找他。
他和劉剛就這樣火了。
媒體追着他們跑,各大演出争相邀請,
沒來得及多想,兩個草根歌手就被推着走到了公衆面前。
盡管他們沒有像真正的農民工那樣,長久地在土地裡或工地上勞作。
但是,旭日陽剛還是被打造包裝成“農民工歌手”。
被許許多多在城市中奮力打拼、揮汗如雨的農民工視為兄弟。
更有無數人被他們不加修飾的歌聲所打動。
時任湖南省委書記的周強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贊賞二人。
他說自己“每看一次都感動得熱淚盈眶。”
帶着“農民工歌手”的光環,他們擁有了忠實的粉絲。
他們自稱“鋼镚兒”,甚至還有财大氣粗的“鋼镚兒”想送他們汽車。
他們一路走上《星光大道》,成為年度亞軍。
在《我要上春晚》的選拔中,他們以近30萬張選票毫無懸念地成為第一。
從田間地頭到地下通道,再到春晚舞台。
他們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一飛沖天,紅得一塌糊塗。
路越走越窄
春晚過後,旭日陽剛身價倍增。
即使出了“禁唱風波”,但絲毫不影響他們的出場費翻了幾十番。
但逐漸有節目組和廣告商發現,他們的出場費竟然沒有統一标準。
甚至,就連他們的經紀人都有三個。
當旭日陽剛小有名氣之時,王旭先拉來自己的妹妹王蓉充當經紀人。
而後,劉剛拉來朋友黎冬成為他的經紀人。
除了二人的專屬經紀人外,
當初給旭日陽剛拍攝視訊并上傳到網上的商海峰,
給他們起了“旭日陽剛”這個組合名字之後,也曾以經紀人身份幫旭日陽剛聯系演出及采訪。
一個組合、兩個歌手、三個經紀人……
旭日陽剛作為“草根”爆紅的代表,終究沒逃過缺乏職業管理與長遠規劃的命運。
身處其中的五人,“盲人摸象”般地在瞬息萬變的娛樂圈逐利而行。
雖然混亂,但掙錢确實容易了許多。
一場商演20萬元的出場費,是他們抱着破木吉他,在地下通道演唱時不敢想象的數字。
而在一篇報道中,一位資深演出商也證明二人身價不菲。
據介紹,春晚之後旭日陽剛檔期非常滿,每個月至少有十場演出。
按這個數量計算,每個成員月入百萬似乎不是問題。
随後,有網友在論壇釋出了題為《我證明:旭日陽剛現在真的暴富了》的文章。
言之鑿鑿地表示,她親眼看到旭日陽剛成員劉剛駕駛一輛白色高檔轎跑車。
挂黑龍江牌照,市價60萬左右。
而且,劉剛駕車進入北京東三環國貿附近的某知名高檔小區。
據說,王旭也住在這個小區。
而他們所居小區周圍二手房單價都在4萬元以上。
當記者與二人求證時,王旭的經紀人王蓉表示,王旭的房子是租的。
劉剛的經紀人黎冬則回複說,劉剛的車是朋友借他開的。
同時,他還告訴記者:假如有錢的話,我們就去買房子,現在更想買房子。
暗指旭日陽剛還未掙到多少錢,既沒買車,更沒買房。
但不久後,劉剛便因車惹禍。
先是遮擋号牌。
2012年2月,有媒體拍攝到劉剛在前往某進階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的路上,
駕駛一輛遮擋号牌的奧迪車,一路超速行駛、闖紅燈,最高時速達到130公裡。
面對報道,劉剛在微網誌上承認了自己的違法行為,表示他将主動前往交管部門領罰。
由于認錯态度良好,這場風波并沒有帶來很大的負面影響。
但好景不長,僅僅半年後,年輕氣盛的劉剛便再生事端。
2012年9月,有網友爆料,在北京市豐台區某小區,
劉剛開着黑色奧迪,在小區内因有老人行動遲緩擋車道而狂摁喇叭。
發生口角後又下車從後備箱拿出鐵棍動武。
爆料一出,輿論嘩然。
與打老人事件一起,劉剛半年前的遮擋号牌行為又被挖了出來。
兩樁事擺在公衆前,旭日陽剛的形象一落千丈。
越來越多的觀衆發現,“脫下”農民工的外衣,旭日陽剛并沒有特别吸引人心的人格魅力。
而開豪車、住好房的旭日陽剛,也難以再成為“農民工”的兄弟。
同時,在巨大的商業利益面前,“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局面逐漸顯現。
他們的三個經紀人各自心有不滿。
先是商海峰,他最早被旭日陽剛“抛棄”。
在采訪中,他滿肚子委屈,跟記者大倒苦水。
他說旭日陽剛“成名了,人就飄了。”而且,“他們(旭日陽剛)如今亂得很。”
不久,劉剛個人經紀人黎冬也說:“他倆讓我很傷心”。
最後,王旭經紀人王蓉不再擔任哥哥的經紀人,而是換成了王旭的表弟。
漸行漸遠的兄弟
與經紀人團隊的分崩離析相似,王旭與劉剛二人也漸生嫌隙、漸行漸遠。
在二人爆火之後的一次訪談中,主持人提到外界傳言旭日陽剛想辦音樂公司一事,
王旭肯定地回答說,“對,真有這個想法。”
而一旁的劉剛表示,“那隻是他(王旭)的想法。”
劉剛還稱,“他(王旭)有能力開公司,我可沒有。”
這似乎也預示了二人對今後發展的不同想法。
春晚之後,二人雖頻繁地以“旭日陽剛”組合的形式同台演出。
但關于他們即将解散的傳聞卻一直不斷,對此,王旭多次出面表态。
在《我愛記歌詞》節目中,王旭笃定地表示:“絕不單飛!”
“王旭和劉剛缺一不可,否則就沒有旭日陽剛。”
但在另一檔采訪中,他也承認二人對音樂和很多事情的看法不同。
目标不同,又沒有正規經紀公司的規劃,二人開始越來越多地“各自行動”。
王旭想開的公司沒開起來,劉剛卻一直努力地唱歌。
他在2011年底便發了個人單曲。
随後幾年裡,又陸續發了幾張個人EP。
每次有新專輯發行,他都會努力地在微網誌上與圈内好友互動。
2014年左右,他與小沈陽、沈春陽等人還頗為熟絡了一陣,
靠着對方的推薦也提升了一波熱度,而王旭在音樂上則遠不如劉剛走得長遠和專注。
不過靠着幾年的積累、人脈,加上旭日陽剛的情懷,王旭還開起了個唱。
2015年,“旭日陽剛王旭演唱會”在鄭州開唱。
當天,他請來許多在《星光大道》參賽時認識的好友助陣,但遲遲未見劉剛出場。
據他介紹,他在演唱會前曾多次邀請劉剛擔任嘉賓,但對方一直聲稱當天有事,脫不開身。
這也讓他心裡頗不舒服,一直嘀咕“這孩子到底忙什麼呢?”
可就在演唱會即将舉辦的時候,劉剛打來電話,說他可以出場。
那時,他們與汪峰已經和解,也懂得支付版權使用費。
于是,當晚的最高潮便是劉剛在《春天裡》的前奏中,手捧鮮花走上舞台。
王旭在舞台上稱呼劉剛是“永遠的兄弟”,是“他的另一半”。
而這也成為春晚之後旭日陽剛最後的高光時刻。
但在這之後,二人仍然保持着各自發展的狀态。
2016年,王旭在個人微網誌中多次@劉剛。
看到搞笑的視訊會@,打完球也會@,但劉剛從無回應。
他個人的微網誌中也從未提過王旭的名字。
而在“旭日陽剛”的微網誌中,釋出的則全是二人的演出資訊及現場照片。
公事公辦,并無私交。
任誰也能看出,此時的王旭與劉剛,比起兄弟,更像是同僚。
如今的王旭,雖沒什麼作品,但日子過得也十分惬意。
四處遊玩、堅持健身,55歲的他還是生龍活虎的模樣。
拍得短視訊挺接地氣,能被有心人拿來加工成他落魄的證據,說他如今搬磚都找不到地方。
而恰巧看到這條微網誌的他,竟然沒有反駁,隻是默默點贊,看起來心态也保持得不錯。
拍夠了小視訊,王旭還嘗試在大螢幕上有所突破。
2011年7月,他主演的電影《山神》上映。
不過成績慘不忍睹,上映快半年,因為觀影人數太少,某瓣上至今都還沒有評分。
唯一的一篇長評也是在吐槽他的演技。
比起王旭,劉剛的目标和方向都更為明确,一手流量、一手音樂。
他在某視訊平台上擁有幾百萬粉絲,時不時地發新歌。
在這個流量經濟的時代裡,劉剛的生活顯然不會差。
據說,他年入百萬,開着豪車。
11年過去,旭日陽剛的兩個人早已走上不同的道路。
相同的是,對于早已名存實亡的組合“旭日陽剛”,他們都不肯放棄。
不放棄不是因為感情牢固,更多的是因為這塊金字招牌的分量。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離開了旭日陽剛,無論王旭還是劉剛都不過是兩個普通的人名。
有了旭日陽剛在前,他們的名字便能再被賦予一絲絲情懷。
他們才能憑着并不突出的唱功、并不紮實的功底去吸引流量、擷取收入。
曾經,他們是“草根”的代表。
他們真情實感的歌聲給了無數人共鳴,讓都市中打拼的普通人感受到了溫暖與力量。
在時代的風口上,他們迎風而起、乘風而上。
但在那之後,他們就再未觸地,更未紮根。
失去了“根”,旭日陽剛的歌聲難以再讓其他“草根”産生共情。
而他們的星路就此黯淡便也順理成章、終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