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知不覺中與你相遇,在生命的成長中與你相伴,我願用一生來守望你—中國古詩詞。
幼年的守望是耳濡目染。在我牙牙學語時,就跟着李白看過“床前明月光”,“舉頭望明月”,跟着孟浩然背過“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跟王之渙“登鹳雀樓”,那時,雖不知什麼是思鄉,但眼睛卻像明月般清亮。雖不懂什麼是春眠,但背詩的朗朗聲,像初春小鳥的啼鳴。雖不明白什麼是千裡目,但稚嫩的聲音卻能發出“更上一層樓”的氣勢。幼年的守望是我與你的不期相遇,是耳濡目染。
童年的守望是古韻的熏陶。童年的我生活在江南,那裡的一草一木,春花秋月無不蘊藏着詩情畫意。春風飛揚,我漫步在長堤煙柳,水面桃花中,輕輕地念一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驕陽似火,在曲院河畔,紅绡翠蓋中,我默默地吟一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别樣紅”。天高雲淡,湖光萬頃,皓月當空,我深深地誦一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紅妝素裹,瓊枝玉樹,粉妝玉砌,我慢慢地品一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優美的景緻,脍炙人口的佳句深深地留在心底。童年的守望,你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
少年的守望,是在國文課上,是心與心的碰撞。國文課上朗朗的讀書聲,仿佛仍在回蕩。零丁被俘,我在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情懷中,為之熱淚盈眶。黃沙漫天,我在李賀“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報國決心中,為之動容。賀蘭山上,我在嶽飛“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英雄氣概中,為之震撼。少年的守望,你在我心中留下動人的情懷,我深深地愛上了你。
幼年、童年、少年,相識、相知、相愛,你已深深蟄伏在我生命中,伴着我成長,我願用一生來守望你,傳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