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鈞正平工作室·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融媒體
作者:放聲

時光之矢穿透世間迷霧,卻難以辨明前途曲折還是光明。向遠方邁步前,人們向未來發問:“這個世界會好嗎?”
“這個世界會好嗎?”沒有人能比生于斯、長于斯、奮鬥于斯的中國人更有資格回答。
“我們對時間的了解,不是以十年、百年為計,而是以百年、千年為計。”十九屆六中全會總結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曆史經驗,為下一個百年的啟航續柴添薪;“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中國人不吃這一套”展示着中國平視世界的底氣;“雙碳”政策呱呱墜地,我們将踏遍青山、風景獨好的美好祈願寄去未來;“共同富裕”浙江示範,物質富裕和精神充盈的底色裡塗滿共同奮鬥的顔料;香港新選制紮根落地,“愛國者治港”確定“一國兩制”行穩緻遠;網絡輿論場生态風朗氣清,交融着的虛拟與現實正建構正能量防火牆;“人造太陽”充滿科幻感,像是未來已來的請柬;中國空間站“三室一廳”,在星空中為孩子安置夢想;“坐着高鐵去台灣”話語在兩岸形成熱浪,國人期盼統一心切溢于言表;孟晚舟安全回國,美國的霸道嘴臉在“中國紅”前黯然失色……身居另一個百年的起點,人們沒有誠惶誠恐,而是不卑不亢、蹄疾步穩。這一刻,我們從未如此好奇一百年後的後繼者如何看待當下。當我們以自己的世界觀設想另一場長征的盡頭,恰如彼時前行者對當下的想象——那一定是可愛的中國;恰如我們從前行者繼承力量,後繼者也将從我們身上傳承力量——創造一個更好的中國。薪火相傳,炬火赓續。這股力量在一百年前改天換地,在今天推動世界變革,一百年後也必然帶領我們向着更好的世界邁進。賦予人與曆史價值的砝碼其實始終握在我們自己手上。别因宇宙浩蕩,時光漫長,而忘記自己能成為現在或未來的英雄。每個人都可以做稀缺的浪漫主義者和理想主義者,對視紅船畫舫裡希望的星火,過耳湘江岸邊隆過天空的殷雷。曆史跌宕起伏,但我們的國家,依然五嶽向上,一切江河依然滾滾向東方,民族意志永遠向前。2022,請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