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我眼中的孝

“聅”“子”為“孝”。顧名思義就是孩子孝敬老人。在我看來并非如此。

孩童對父母可稱為孝。《二十四孝圖》中卧冰求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說過。王祥為了讓繼母吃上魚,竟到冰面上用身體的溫度暖冰,繼母最終被感動。曆史上有關孝的故事千千萬,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再拿我們現如今的社會來說,不孝之人大有存在,而他們是沒有做人的資本的。孝是做人的基本準則。隻有懂得笑,知道孝,做到孝,才配得稱“人”。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有時需要我們幫忙,當他們呼喊我們的名字時,我們應立即回應父母。“父母命,行勿懶”。父母讓我們做的事,我們一定不能偷懶找借口。《弟子規》中許多的聖訓叫我們如何盡孝,如何做到孝。

孝在我眼中分為很多種:未成年的孝,成年的孝以及愚孝。當然,孝敬也不僅僅是對自己的家人而言,對自己的恩師,親人也稱為孝。

未成年的孝。未成年人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學習。不與父母頂嘴,不讓父母操心以及幫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成年的孝。成年人已有能力掙錢養家,而這個時候,父母也已年邁。是以他們要回報父母多年以來的養育之恩。成年人能夠做的遠遠多于成年人。

愚孝。愚孝就是盲目的孝順。這不是真正的孝,而是反面教材。我們崇尚的事正面的孝,即善待父母,盡心奉養父母。

再來談談我們身邊的孝。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中,孟佩傑是我記憶中最清晰的名字。他的孝是無人能及的一種境界。她的善良,她的堅強,她的拼搏。讓我為之感歎!這一普通的女孩卻做出不同凡響的事迹。讓我重新體會到了“孝”的含義。

最後再說說我吧。我的善心是與生俱來的,這不是自大,更沒有自誇的意思。自我心中,父母的位置是無人能夠替代的。盡管我目前對他們的孝是有限制的,我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學習!因為我僅僅隻是一名高中生。

“孝”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不僅要繼承,更要把它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