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圍牆

究竟能不能翻越,人心的圍牆?——題記

記憶中的童年是在大院中度過的,似乎每家都有。隔的牆不高,也沒有鐵絲網。那時候的大門沒有冰冷的鐵鎖,也沒有各種各樣的防盜門窗,即使每家養的狗也不會随意沖人亂叫。牆那邊的聲音清晰可辯,沒有竊竊私語,沒有背後的議論。那時候的陽光能照進每個人的心裡。

後來從老家走了出來,住進了數不清多少層的樓房。驚訝地發現為什麼那麼小的空間也需要兩層門,為什麼門上還有一個奇形怪狀的“貓眼”。好玩的似乎比小時候要多,但我就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即使是與自己家相隔一個過道的鄰居,也隻有少之又少的幾次碰面和幾次可有可無的寒暄。以前每逢過節,如果哪家煮了好吃的,那麼他一定會邀請大家來家裡嘗嘗鮮,而現在,可能連鄰居的家的門都沒有進過。

為什麼科技的迅速發展卻拉不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為什麼高樓越來越高而人心卻越來越寂寞?

“饅頭老太”活的比較自在,一個敢真正相信這個世界的人已經太少了。她沒有過多的猜忌,沒有謹慎。即使世界險惡,但心中仍保留一份信任與淡然。她是真正的生活者。其實,像她這樣的人也真實地存在于我們周圍。門口賣餅的老婆婆會讓你把錢放進錢盒裡然後自己拿要找的錢,忙着照顧别的客人的商店老闆會信任地讓你拿完東西然後把錢放在櫃台……

也許有人會說,也許是因為買饅頭的錢實在是微不足道,沒有必要要背着可恥的罵名而铤而走險,這是反映不出什麼的。但古人雲:“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善小,卻能反映一個人的品德,惡小,也能看出一個人的素質。在熙熙攘攘的世界中,每個人都經受着各種誘惑,但如果一個人有着崇高的信仰,他一定也會堅持内心的操守,活出一個堂堂正正的自己。

為什麼會驚歎這種事情的發生?因為我們實在少有見聞。你可以看見螞蟻的分工平明,你可以看見蜜蜂們的各司其職。沒有哪一隻螞蟻或蜜蜂偷懶,但如此低微的動物卻讓自稱是最有智慧的人類羨慕,難道不能反思自己嗎?什麼時候每個人都能自覺主動地想着集體,想着社會,而不再是眼裡除了自己再也容不下别人,那麼這個世界才會真正變的陶淵明筆下那個與世無争的世外桃源。

究竟是道德的淪陷還是人性的堕落,為什麼世界總是還有那麼多陰暗的角落。當每個人都充滿像陽光明亮而又溫暖的微笑,那這個世界将一定會不再寒冷,當心靈都像玻璃那般透明光滑,那麼我相信人性的光芒會照亮整個世界。

生命中不隻是自己,而是所有人,親人、朋友,甚至是你不認識的陌生人,組成你多姿多彩的世界,用自己内心發出的愛與溫暖,與每個人分享,那麼你将收獲更多的信任與善良。熱烈的陽光就會照進心中的圍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