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在2021第九屆天下貴州人年度盛典暨貴商總會年中舉行的“讀懂中國的貴州·2021天下貴州人論壇”上,著名文化學者餘世存作了《從曆史和文化看貴州》的演講。

在演講中,他提到了自己與貴州結下不解的情緣。他表示,希望在全球化的時代,貴州人能用獨特的生存之道給中國和世界提供一種榜樣。
他從曆史上和地理的角度進行分析了貴州的特殊性,認為貴州有着巨大的後發優勢。在曆史上,貴州雖然開化較遲,但一旦接受了文化的洗禮,就有驚人的後來居上的成就。比如令貴州人驕傲的鄭珍和莫友芝,這足以說明一個自然狀态下生存的人民具有後發優勢,有着巨大的創造力量。
從地理空間上看,貴州在北半球東亞大陸的西南地區,多山,進而擁有積聚的可能,生物豐富多樣性的可能。不同的物種乃至民族都可以在這裡和諧共處。費孝通先生就是在貴州考察少數民族地區時,總結出他對不同文化的态度:“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
他還提到了艮山時空。在古人看來,艮山是連接配接天地的形态,用現代人的話,艮山是天然的wifi。今天,建在貴州的“中國天眼”也形象地說明了艮山為wifi的意義,無論是專家還是普通遊客,他們來到這裡都能感受到自己跟天地有微妙而深刻的聯系。
餘世存認為,貴州等西南地區可算是東亞大陸真正的後方。他以王陽明作為例子,當王陽明在内地難以立足時,他被放逐到貴州,在這裡形成的心學,深刻影響了東亞地區的發展。
餘世存還特别提到他跟貴州的關系。他最早是因《非常道》一書來到貴州的,當時受到西西弗書店的邀請,到貴州介紹他的書。後來在遇到一些人生問題的時候,來到貴州,結果得到了靈感,寫作了具有個人特點的《老子傳》,這本書也是他最喜歡的作品之一。
他認為,整理貴州的曆史和文化,熟悉貴州的山水人物,才算讀懂中國的貴州。目前的全球化屬于消費模式,但貴州自有其生存之道:厚德載物,反身修德。希望貴州人可以把這一生存之道整理好,提供給全球化時代的人們,能夠給中國和世界提供一種榜樣。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文/楊鏡民 彭芳蓉 陳美伊
實習生 彭宏蘭
圖/楊濤
編輯 韋一茜 胡岚
編審 闵捷 施昱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