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一年中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冬至後第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大約二千五百多年的曆史。清明節的時候,氣溫驟然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就有了“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在這一天,在“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這個節氣,太陽沒有升起之時如果摘下一些柳樹的嫩葉,曬幹了泡水喝就起着去火消炎的作用(各位可以回家試一試反正氣溫已經升上去了烘幹也簡單)。
清明還是那個清明,但今年的清明倒于以前的清明有些不同。原因有二。
第一個,就是從大的來說,今年沒有了往年的雨紛紛的天氣和欲斷魂的氣氛。沒有了雨,不僅沒有影響到人們,反之,讓年輕的一輩有了踏青的機會,讓年老的一輩有了登高望遠的激情。不下雨就行了吧,還那麼熱,讓我怎麼活。洗了一對襪子,連擰都沒有擰,直接放在太陽下,隻是一個下午就曬幹了。
第二個,我們沒有回家,外婆和外公的墓也沒有去,媽媽本來要去的,可後來一到車站也驚呆了,就不打算回家了,隻是在家裡,用一個大碗盛了一滿碗的餃子放在那裡等了兩個小時,然後我和媽媽分着吃了。都已經涼了,可媽媽說,這裡面可是有着你外婆外公的祝福哦!唉,沒辦法誰叫清明節又叫寒食節。還是吃了吧!
清明節自然是有好處的,電影院的鬼片全部半價,就連那機器的鬼屋,那些鬼們好像也更亢奮了呢。走進去滿耳朵都是尖叫聲,覺得恐怖的叫得更大聲,不覺得恐怖的,也大叫,為什麼?氣氛,營造一種氣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