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悼念逝去親人的日子,是沉浸在悲傷裡的日子。“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雨斷魂。”‘雨’不是淚滴而是牽挂,對死去親人的懷念之情。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于暮夏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6天。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曆史。在這一天,傳統活動為掃墓,其他活動還有蕩秋千,植樹等。清明節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的說法。
2006年5月20日,清明節經國務院準許,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名錄。是以,清明節我們都有三天的假期。
清明節這一天,我來到了烈士陵園,來悼念那些英勇就義的革命烈士。有很多人來到這裡,人們的心情都格外的沉重,在烈士的墓前,久久伫立,不願離開。還有一群學生,自發組織在大碑下,進行宣誓。那一聲聲铿锵有力的誓言,讓我的熱血在身體裡翻騰。是啊,沒有烈士們的犧牲,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沒有烈士們的大無畏精神,也許我們的家園早已被他人侵略。眼淚在我的眼眶裡打轉,大碑上那“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個大字顯得格外醒目,它将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時刻提醒我,不忘國恥,奮發圖強!
這裡埋葬着15位烈士,我認真的浏覽了每一塊碑上的碑文,他們的平均年齡才隻有20歲,都還是強壯的小夥子,都還沒有看到國家的解放就犧牲了,但是,我想他們在天堂看到我們國家的發展和繁榮,一定會很欣慰,很開心吧!我不僅為他們感到驕傲,相信在不久的将來,也要讓他們為我感到自豪!
現在國家的重擔擔負在我們的肩上,我們更不能辜負烈士們的犧牲,祖國的厚望,奮發圖強,支撐起國家的一角天。使中國更強!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