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假期我雖然沒有去遠方旅遊,我的假期是在爸爸的老家重慶彭水縣度過的,但這個假期我依然過得很充實、快樂、有意義。在老家我天天爬山,還吃了老家的美味小吃,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幾種很好吃的美食。
在彭水,蕃薯被稱為紅苕,是以,紅苕制成的粉叫做苕粉,全手工制作的。
第一道工序便是給蕃薯“洗個澡”。第二道工序是将蕃薯粉碎,粉粹之後,不含營養成分的渣被濾去,留下來的物質運至沉澱池進行沉澱。第三道工序是“浪苕粉”的工具是自制的浪盆,說是個盆,其實叫做盒子更為貼切。粉皮冷卻後,接着起粉皮。第四道工序是到了晾曬,也是苕粉迎來最美麗的時刻。晾杆上的粉皮,一張張瑩潤纖薄,光澤有佳;切成絲後,又像美女的秀發,順滑如瀑。
蕃薯本是粗糧,似乎上不得台面。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早在乾隆年間,彭水一帶的人們就改變了蕃薯的命運,他們去其糟粕,用蕃薯制成了被譽為“山中珍寶”的晶絲苕粉。
在彭水,心肺米粉色澤美觀,顔色紅亮、質嫩鮮美、軟糯适口、麻辣鮮香、細嫩化渣。這種小吃風味濃厚,鮮滑爽口,營養豐富且價格低廉,是彭水的大衆早餐。
在彭水,苗家米子泡,将糯米和砂石一起鏟了,用竹制細篩,篩掉砂石,将米子泡密封,待正臘月,有客人來,抓取一小捧,撒在煮沸的甜米酒裡,或用開水沖泡,加一勺白糖,小碗裝了端給客人,這便是苗家、土家人的“傍嘴茶”。
在彭水,還有米粑、玉米粑。玉米粑粑也叫包谷粑,是玉米為原料制成,在西南地區頗為流行,是一種美味的漢族小吃。玉米粑粑一般用粘玉米磨成稠漿,然後捏成手掌大小的塊狀蒸熟後即可食用。玉米粑粑形狀較大,通常為黃色,味道甜美。
我的快樂假期收獲很多,我去了爸爸的老家,看到山區獨有的景色,了解了老家的美食,同時也品嘗了這些美食,我喜歡這樣的寒假,希望明年也有這樣的假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