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誠若在信就在

言必信,行必果;誠若在,信就在。——題記

客人誠,我不欺。

一個平凡的小攤,有幾屜熱騰騰的饅頭,一個“請假牌”,上面寫着攤主的去向,賣饅頭的方式和“謝謝合作”!

“饅頭老太”張景珍總是喜歡把自己的小饅頭攤一撂,然後回家吃飯,也不用像别的攤主那麼整天盯着那一平米的地方幹等,怕來客人,又自覺無趣,不想久留。

五年來,大媽每天的生活都如此,清閑而自由,那是源于對街坊四鄰和路人的信任。也這是因為這份信任,買饅頭的人,都以同樣的真誠回報大媽的小攤,自覺留錢。一個平凡的小攤,是以而變得不再平凡,可謂“客人誠,我不欺”。

以信報恩,退避三舍。

戰國七雄,連年戰争不休。一次,晉文公被楚國俘獲,重耳為求生,立下誓言說:“若複國,能與楚田獵于中原。我必退避三舍以報楚王之恩!”後來,兩國交戰,重耳果真命晉國大軍後退90裡,衆人不能了解,而臼犯贊成文公:“當初楚王曾經幫助過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應過,如兩國交戰,晉願退避三舍。今日後撤,就是為了實作這個諾言啊!”兩軍交戰,主動退卻是很難做到的,正是這樣的誠信,讓晉文公名垂千古。

義重如山,信義兄弟。

包工頭在人們眼中都是欠債不還的狠角色,可有一對兄弟卻不是這樣——孫水林、孫東林。春節前發工錢是哥哥孫水林給農民工的承諾,為了完成這個承諾,他不幸死在回武漢的路上,勞工的工錢怎麼辦?這時,弟弟孫東林,強忍喪兄之痛,拿出自己的存折,給勞工們發工錢。這才是真正的兄弟,這才是真正的誠信!

他們,讓我們明白了誠信的力量!

誠若在,信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