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株洲市中心醫院率先在株洲應用胰膽成像系統行精準治療

紅網時刻12月31日訊(通訊員 黃金)近日, 82歲蘇老先生及65歲蔣女士近期因不明原因膽道狹窄入院,術前影像學檢查提示蘇老先生梗阻位于膽總管末端,蔣女士梗阻位于肝門區,原因不明确,以往行ERCP造影僅能顯示狹窄部位及長度,難以完全準确判斷狹窄的良惡性,最終可能造成延誤病情或過度治療的不良後果。株洲市中心醫院消化内鏡中心金少純主任醫師通過胰膽成像系統,在直視下進行膽道探查,最終明确蘇老先生系膽總管末端結石導緻的炎性狹窄、同時順利取出了結石,而蔣女士系外科手術繼發的炎性狹窄,最終讓兩位患者成功摘去了惡性良性腫瘤的帽子,避免了外科手術探查對患者造成的身心傷害。

株洲市中心醫院率先在株洲應用胰膽成像系統行精準治療

膽胰成像系統診治膽道疾病,使得在膽胰管變得可視化,清掃了消化道最後的盲區,标志着市中心醫院ERCP檢查和治療邁入精準醫療時代。并率先在株洲地區應用胰膽成像系統對胰膽疾病的患者進行精準治療。

金少純指出傳統ERCP診療對膽胰管的探看存在盲區,無法直接判斷病竈,隻能憑X線間接判斷,對于病竈的細胞刷塗刮陽性率也不足50%,膽胰導管直視系統的應用,可以清晰的探看膽道的疾病,并能進行精準活檢,提高了疾病的檢出率,是膽胰疾病患者的利好消息。

一次性胰膽成像系統實際上是一種超細的膽道内窺鏡,這種新型膽道鏡内暗藏玄機,可視化操作突破盲區。它是ERCP技術的更新版,主要是将新型膽道鏡置入膽道内進行直視探查,發現病變後擷取準确位置并進行相關手術,無需進行術中造影。目前,适用于巨大膽管結石、部分膽囊管結石、膽囊沖洗及引流、部分肝内膽管結石、膽總管多發結石以及懷疑膽管占位等。這項技術對于“難纏”的大石頭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可以采用雷射碎石技術,化整為零,各個擊破。該項國内領先的新技術突破了原内鏡治療的盲區,也讓ERCP技術進入新的階段。

新型胰膽成像系統直視下微創ERCP手術相對于傳統手術而言,在十二指腸鏡下手術切口更小,有利于保護乳頭括約肌功能,出血少,風險低;術中可視化操作,直接觀察膽道,并選擇治療政策;手術中減少射線輔助,更好保護醫務人員與患者;更高的取石效率,且術後患者均無不适症狀,恢複快。

株洲市中心醫院消化内科率先在株洲市開展ERCP系列診療技術,目前已開展ERCP下治療三十餘年,該院内鏡中心設有獨立的ERCP診療間,不僅在硬體方面擁有PHILIPS 移動式C型臂X射線機、OLYMPUS十二指腸鏡(TJF-260V)、ERBE海博刀等先進裝置,更是在人才梯隊培養等軟體方面下足功夫,先後通過選派多位中青年骨幹在海軍軍醫大附屬長海醫院及東方肝膽醫院進修,目前已形成以消化内科為主導、麻醉科及肝膽外科在内的多學科診療團隊,在治療中堅持以安全、創傷小為前提,盡可能做到舒适化、個體化治療。此次全國性ERCP比賽中不僅有市中心醫院青年醫師直接參與比賽并晉級決賽,該院内鏡中心金少純主任作為湖南省ERCP領域知名專家,在東南區預賽及決賽中多次受邀成為專家評委,這是對醫院ERCP團隊的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