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oT邊緣,你究竟是何方神聖?

摘要:IoT邊緣扮演着紐帶的作用,連接配接邊緣和雲,将邊緣端的實時資料處理,雲端的強大計算能力兩者結合,創造無限的價值。

本文分享自華為雲社群《IoT邊緣如何實作海量IoT資料就地處理》,作者:Super.雯。

邊緣這個概念出現的時間并不長,許多人對其進行過概括,範圍界定和闡述各有不同,甚至有些是重複和沖突的,今天帶大家一起學習一下IoT邊緣究竟是何方神聖

首先先來介紹一下邊緣是什麼?邊緣計算是在網絡邊緣進行的資料處理,以減少延遲并降低對雲計算和資料中心資源的需求。邊緣是可以無處不在的,最常見一種,也是大家最能了解的是實際的工業業務現場,邊緣計算發生在智能網關中,就在收集和處理資料的地方,在目前邊緣的市場空間是非常有想象力的。咨詢公司對邊緣的市場空間有過預測,到2023年底,50%以上的大型企業将至少部署6個用于物聯網或沉浸式體驗的邊緣計算應用,中國市場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例,預計2023年,工業制造會有72億美金的市場空間。

華為對邊緣的定位主要分為三個形态:

邊緣雲:例如IEC,主要用于如互動娛樂、線上教育、媒體創作

邊緣站點:例如IES,一般用于創新業務部署、傳統業務上雲、資料本地留存

邊緣雲服務:例如IoT Edge,一般用于智慧園區、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

IoT邊緣,你究竟是何方神聖?

現在都在說“智能制造”、“網際網路下一場是工業網際網路”,”抓住數字新基建的機遇“,“工業網際網路就是7大新基建之一”,這些新的概念都是與輕邊緣IoT Edge分不開。

IoT邊緣雲服務的形态,分為雲側和邊緣側,邊側主要分為華為雲IoT邊緣提供了資料治理,夥伴插件和運作架構,運作架構相當于章魚觸手的軀幹,用于屏蔽底層系統和硬體帶來的差異,同時保證上層業務的正常運作,夥伴插件相當于觸手上的吸盤,是邊緣資料的入口,也是邊緣的抓手,資料處理相當于觸手裡的小腦,對資料進行處理與流轉。

IoT邊緣,你究竟是何方神聖?

在實際生産制造,客戶總會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

邊緣側需要将資料采集,但是非标的裝置種類繁多,無統一标準協定,老舊的裝置的資料無法采集,沒有資料的支援,無法實作數字化,智能化

邊緣側的資料往往是上萬點,毫秒級的資料量級,資料上雲,對帶寬和中間件的性能要求極高

實際生産中裝置發生故障是常有的事情,工程師往往需要到裝置所在地進行運維,消耗人力物力,時效性也非常低

資料存在壁壘,OEM也沒有管道知道EU裝置的實際使用情況,對裝置進行改進和提升,咱們邊緣就是要解決這些客戶的痛點,才有用武之地

邊緣可以提供插件運作架構,借助生态的力量,讓懂行業knowhow的人,跟華為雲IoT一起解決這些痛點。IoT加上生态夥伴後,就可以在客戶現場提供資料采集能力,把工業裝置按協定采集,進一步将資料路由到指定應用,最終由應用業務閉環,這時,我們就建構了插件生态,做到了真正的萬物互聯。

華為雲IoT提供插件的運作架構,夥伴開發的插件可以在架構下運作。希望有更多像盛原成的夥伴加入IoT的生态,在不同的領域解決不同的客戶問題。

IoT邊緣,你究竟是何方神聖?

盛原成是一家專注于裝備行業,緻力于裝備行業數字化,智能化,服務化轉型公司,對行業有深刻的認識,研發力量強大,研發人員比例占到80%,專注裝備行業獲得認可,拿到A和A+輪的投資。盛原成和華為在2016年就開始合作了,主要産品有盛雲圈CMS和盛雲貓SLM。這兩款是盛原成主營裝備行業的拳頭産品,和IoT邊緣內建的是盛雲圈,也是我們本次合作的重點。雲端盛雲貓在2018年就內建了IoTDA,上了華為雲的嚴選,這次主要打造CMS和輕邊緣的內建,兩個産品通過華為雲IoT服務結合在一起能對裝置的全生命周期進行管理。

如下圖所示,CMS軟體相容多種協定和第三方資料接口,能實作底層裝置的高速毫秒級的采集,資料分發和資料上雲,打通雲端和底層裝置的資料鍊路具有強大的标準子產品功能,智能管控生産過程(監控看闆,報警,配方,關鍵參數,資料分析,品質管理)有了CMS的高頻資料支援,SLM可以利用雲端的強大的數分析能力,可以實作故障分析,預測性維護等

IoT邊緣,你究竟是何方神聖?
IoT邊緣,你究竟是何方神聖?

上圖是盛原成插件在邊緣側與華為雲IoT內建部署的資料流以及SIoT和IoT邊緣內建後的架構。現場也就是邊緣側是邊緣站點和現場裝置,雲端的是華為雲IoT的中間件及上層的SAAS應用,實施人員隻需要在本地的環境,用CMS的開發版本,配置好采集的點表和需要展示的标準子產品,通過遠端工具将工程檔案導入到納管的IoT邊緣節點,在IoT邊緣平台将CMS的鏡像拉取部署到節點上,這樣簡單的3個步驟就能快速完成部署,打通整個底層裝置到雲端的資料鍊路。

SIoT和華為IoT邊緣內建後,項目中常常因為系統不一緻導緻軟體出現一些異常,特别是Windows的系統,容器化部署到IoT邊緣後解決了系統環境導緻軟體部署實施困難的問題,利用IoT邊緣可以實作一鍵在遠端遠端部署到邊緣節點,高效穩定。 內建後依靠華為的IoT邊緣側強大的資料處理能力,能将底層裝置的全量資料低延時的對接到雲端,很大程度上保證的邊雲的資料同步展示,降低延遲時間。資料打通後,可以依靠IoT邊緣對節點進行高效的管控,彙集大量的裝置資訊,同時依靠雲端強大的計算能力,将算法模型下發到邊緣側節點,對實際的生産工藝進行優化産生巨大的價值,IoT邊緣扮演着紐帶的作用,連接配接邊緣和雲,将邊緣端的實時資料處理,雲端的強大計算能力兩者結合,創造無限的價值。

更多精彩分享,請觀看直播視訊:https://bbs.huaweicloud.com/live/DevRun_live/202108262000.html

更多學習内容,請關注IoT物聯網社群

添加華為雲IoT小助手微信号(hwc-iot),擷取更多資訊

點選關注,第一時間了解華為雲新鮮技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