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篇報告文學《百萬大移民》在甯夏推出

央廣網紅寺堡12月31日消息(記者徐升)近日,長篇報告文學《百萬大移民》新書釋出暨作品研讨會,在全國最大的易地生态移民扶貧集中安置區——甯夏吳忠市紅寺堡區舉行。

長期以來,“西海固”一直是貧困的代名詞。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在中央的大力支援下,甯夏分6個階段,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大規模移民,共計搬遷安置123萬多人,挪出了窮窩、換掉了窮業、改變了窮貌、拔掉了窮根。其背後,交織着123萬多個悲歡離合、苦樂酸甜的動人故事,彙聚起來就是一部移民的史詩。

長篇報告文學《百萬大移民》在甯夏推出

長篇報告文學《百萬大移民》新書釋出會現場

《百萬大移民》全書15萬字,由黃河出版傳媒集團陽光出版社出版。作者光明日報社甯夏記者站站長王建宏多年來深入基層、紮根人民,與移民群衆交朋友,參與他們的生産生活,跟蹤記錄百萬移民搬出大山、重建家園、脫貧緻富、開啟鄉村振興的曆程。全景再現了甯夏近40年的移民史,見證了西海固從中國“貧困樣本”到中國特色“脫貧樣闆”的躍遷。

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全國報告文學理論研究會,甯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發改委、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文聯、社科聯、黨校、政府研究室,甯夏大學、北方民族大學、黃河出版傳媒集團陽光出版社、甯夏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央駐甯主要新聞機關及相關市縣區的有關上司、專家學者、文學評論家等參加新書釋出會,并就長篇報告文學《百萬大移民》及甯夏百萬移民緻富提升行動等有關話題展開研讨。

“《百萬大移民》是從時代之變、中國之進、人民之呼中萃取的題材,是一部抒寫西海固移民群衆奮鬥之志、創造之力、發展之果,展現新時代精神氣象的文藝作品,既有宏大叙事,又有微觀描寫。在書中,我們讀到了劉克瑞一家、喬文生、王航弟、何鵬飛等幾代移民的精彩故事,這是對中國共産黨上司中國人民擺脫貧困偉大實踐的文學闡釋。”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常務副會長黃傳會線上發言時說。

“語言是報告文學寫作的硬核,要因題材的需要選擇适合的語言系統。”甯夏作協副主席、“五個一工程”獎獲得者、著名作家季棟梁說,作者的叙述很少使用氣勢恢宏的詞語,而是洗盡鉛華,褪去浮華,在描寫移民講述移民故事時,沒有用新聞語言和書面語言,而是移民語言,進而顯得樸素真誠,從這一點上也可以看出作者采訪的深入程度。

作為書中人物,甯夏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在讀研究所學生何鵬飛有不一樣的感受。何鵬飛一出生就在一馬平川、飲水便利的閩甯鎮福甯村,不用深溝挑水、下田幫農,不用翻山越嶺去上學。曾經以為生活本該這樣的她,直到第一次回老家,才明白父親為何堅持從山溝裡搬出來:“讀這本書,有太多的感動和共鳴,我經常挑出某一段讀給爸媽聽,他們總是點頭說‘這真真的’。甚至有時,書裡的某句話勾起了父親的記憶,年過七旬的他突然紅了眼眶。”何鵬飛感慨,移民改變了無數人的命運,感謝父親挂在嘴邊的“移民機遇”,更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