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的輪回,其實就是等待四季的周而複始。
花蕾的綻放,隻為等待那花開的濃豔。
等中有愛
彤雲密布,氣溫驟降。清晨,天空飄起了雪花。院子後面一處低窪地結了一層薄冰,我伸了個懶腰,舒展了下筋骨,吸了吸新鮮的冷空氣,頓感覺神清氣爽。徐徐地走進廚房。桌上的藍白瓷碗裡放了一顆嫩白的雞蛋,淡淡的水漬在燈光的照射下發出暗暗的光,熱氣向上氤氲,淡淡的笑容浮現在奶奶的臉上。她為我盛了一碗粥,溫熱适宜,想必已涼了許久。奶奶靜靜地坐在一旁,低頭整着衣襟。罷了,便端坐着,注視着我,像個專心聽吉他的小姑娘。奶奶就是這樣坐着,等着,不急也不催。窗外的雪消聲無息地下着,奶奶的等待為這雪天平添了一份寂靜。
等中覓愛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句古語我一直堅信着。正值抗戰時期,枭煙袅袅,号角鳴鳴,爺爺被部隊派遣負責吹号角。奶奶眼裡噙着淚,低着頭,理着衣角。“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奶奶在筆記中這樣寫到。雖沒有“長亭外古道邊”那種凄涼送别的氛圍,但爺爺奶奶卻“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一别,竟是整整五年,奶奶癡癡地等着。終于,爺爺順利回歸,奶奶的等待是美好的。爺爺将笑靥如花的奶奶摟入懷中,口中喃喃道:你依然是我的“甯采兒”!奶奶對爺爺的等待是圓滿的。
等中現愛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看書的情趣依然未削減。手捧着書,陪着書中的人物悲歡離合,熟記書本裡的每一道風景。或者仿佛借了一陣東風,看到了芳草吐芽,桃李争妍。疏忽間,已漫天飛絮,朦朦亂亂,迷了人眼。唐詩的瑰麗,宋詞的清絕,元雜劇的活色生香。我品味着這些真摯的句子,任流年偷轉。看完書,打開房門,走進客廳,映入眼簾的是這樣一幅動人的畫面:媽媽蜷縮着腿,頭枕着爸爸的雙膝,嘴角洋溢着恬淡的微笑。爸爸依舊正襟危坐着,嘴巴随着呼噜聲一翕一合,頗有節奏地打着。電視機被調成了靜音,熒光映在他們的身上,回旋,流轉。父母對我的等待也化作窗外的春雨,滋潤着我的心靈。
生活本不是什麼情景劇,他的本來面目就是等待。等待,能讓我發現生活的美好;等待能使我懂得愛情的真谛;等待,能讓我體會父母的愛護……
等待,能使生活逢地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