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小就是個熱鬧歡性的孩子,總喜歡給身邊制造出各種各樣的驚喜。
她生得聰明伶俐,打小起就是這樣的。在她剛滿2歲時,媽媽抱着她在院子裡扇小扇看月,媽媽的文化水準不高,看着月便随口吟了兩遍"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媽媽驚喜地發現她競然也學會了這兩句她随嘴念叨的兩句,那時她就發現了自己無意中說的兩句話亦讓媽媽這般高興,媽媽高興,她也高興,是以她喜歡這樣做,
後來,她長大了一點兒。上了國小每次考完試總是神秘兮兮的回到家,眼睛亮晶晶的,白花花的牙齒笑得像輪小月牙兒,把卷子藏在身後,問媽媽:“媽,你猜今天有啥好事兒?媽媽早就從她那歡喜的表情中看出了一二,但亦為疑惑地問:“什麼呀?我猜不着?”她總會在這時從背後"刷"地拽出那張100分的試卷亮給媽媽看,然後看到媽媽欣喜地笑着,她便高興了。
她15歲那年上了初三,一度叛逆的她考入了一所不起眼的小高中,人人都說她的人生完了,隻有媽媽對她說?“加油!好好念高中,媽媽相信你。”可她分明聽到夜裡媽媽房裡傳來哭聲,看到那雙清亮亮的眸子略顯渾濁。
她暗暗發誓:一定要給媽媽一個驚喜。
就這樣她在小高中裡度過了三年,每當月末學生回家時她總待在學校裡,隻是托人給媽媽指去一封信,每年新年在家呆幾小時便又如匆匆趕會學校。
當三年飛速溜走時,她以驕人的成須位列的前矛,當她拿到那張錄取通知書時,滿眶的淚水順頰而下。她飛奔着跑到了那個她最為熟悉的樓道前呼吸了一口氣兒,背着手,敲開了門,仍如當年的笑容那般燦爛似明月,當門緩緩打開,那張熟悉的臉龐探出來,看到她,愣住了。
“媽,你今天有啥好事?”“我猜不着”。
她仍如當年那般舉起通知書,媽媽哭着抱住了她,笑着任淚水肆意縱橫……
她喜歡驚喜,也喜求母親那欣然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