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的某一天,我國小畢業20年後,我又來到了我的母校。
一踏進校門,大門兩側的迎賓機器人就對着我們說:“早上好!”原來,迎賓的學生已經背高科技化的機器人替代,這樣一來,那些迎賓的學生就不用每天風吹日曬地在門口站着了。再往前走了幾步,哇!寬闊的操場上有各種運動場地,幾座棋牌的大樓映襯着綠蔭場,整個校園顯得很協調。
走進其中一棟大樓,走到一個“樓層索引”的牌子前,上面寫着:一樓遊泳館、乒乓球室,羽毛球館……。哦!原來這是一棟健身樓。我将信将疑地拉一個高年級的女孩子問道:“你們這棟樓是做什麼用的?”她笑着回答道:“這棟樓是專門為了鍛煉身體而建的,同時,有些室内的體育課也會在這裡。”我謝過她,走進了大樓。
走進遊泳館,門口站着幾十個機器人,他們是幹什麼的呢?我并沒有很在意。在幹淨标準的遊泳池裡痛快地遊了一會兒,剛一上岸,有一個機器人端着一個托盤,臂上海搭着一條浴巾走了過來,之間托盤裡有一杯牛奶,兩片面包和一個蘋果。原來是服務員機器人呀,說不定還有救生員的功能呢。真是太棒了!
出了這棟樓,穿過一條林蔭小道,來到了另一座大樓,大樓上的三個大字“教學樓”直接告訴我這棟樓的功能。走進大樓,咦?!怎麼這麼安靜?現在應該是上課時間呀。輕輕的走進一個班級,老師正在用電子隐形筆在白闆上寫着什麼,同學們也紛紛看着自己面前的書。原來,老師的白闆和學生們的書通過區域網路連接配接在一起的。老師把教學的内容寫好後,共享給大家,大家也可以把相關的内容上傳到老師的終端,保證了資訊傳遞的及時和準确。
出了這間教室,我要去看看親愛的老師的辦公室了。辦公室裡,老師們再也不用一本一本地手改作業了。使紙質的或者電子版的作業通過專門的程式,點選“繼續”就OK了,當然了,程式會給每本作業做出相應的評判,以供老師參考。
出了教學樓,來到後面的圖書館,圖書館早已經實作數字化了,要看電子書的話就在登記處出示相關證件,領取一個終端就可以了,這個終端通過區域網路和圖書館的資料庫連接配接,有了這個終端就有了打開書庫的鑰匙。如果你看紙質書的話,可以再一台機器上輸入想要看的書名,在掃描相關的證件,很快的,書就會出現在機器下方的箱子裡了。
其實,我想象中我們未來的學校更加先進、科學,隻是要實作這些還需要我們這一代人更加努力的學習,奮鬥。我相信,這一切一定會實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