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軍大将當間諜,李鴻章主動請來參觀炮台,情報戰輸得幹幹淨淨

甲午一戰,滿清一敗塗地,北洋艦隊全軍覆沒,北韓落入日本之手。滿清戰敗的原因很多,一個仍處在中古時代的封建國家,幾乎在各方面被近代化的日本吊打。

最誇張的是,戰争爆發前,被李鴻章當成友人,請去參觀炮台、軍工廠的日本人,竟然是日本陸軍參謀部次長,專門負責日軍的情報工作,後來官升大将。這完全是主動送情報給人家,不收還不高興的節奏。

日軍大将當間諜,李鴻章主動請來參觀炮台,情報戰輸得幹幹淨淨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後,很快就把擴張的目标對準北韓和中國。為此,日本政府和民間都向中國派遣了大量的間諜,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在中國建立起一張龐大的間諜網絡。

日本從西方學會的軍事測量繪圖技術,最主要的用途便是對中國進行情報收集。二戰時,中國軍隊繳獲的日軍地圖居然比自用的還要詳細和準确的多,連一些隻有當地人知道的小路和水井都标得很清楚。可見,為了侵略中國,日軍花費了多少心思和成本。

在日軍内部,負責情報收集工作的是參謀本部次長。甲午戰争之前,川上操六少将出任參謀本部次長,開始有針對性地收集中方的戰争準備工作。

日軍大将當間諜,李鴻章主動請來參觀炮台,情報戰輸得幹幹淨淨

川上操六原本是名武士,出國考察過歐洲軍隊,還跟德軍總參謀長毛奇學習過參謀業務。這樣的履曆在日軍中是很吃香的,40歲就升到了情報總負責人的位置。

川上操六非常看重對中國的情報收集,參謀本部經費緊張時,甚至把自家房子換取抵押貸款,用來資助手下的間諜。除了派遣大批間諜外,川上操六還親自來到中國,對一些重要目标進行實地考察。

這是日軍的傳統,抗日戰争中的很多日軍高官,都曾有過在中國的考察經曆,對中國的國情、軍情、民情都有相當深刻的了解。在知己知彼這一點上,日軍甩滿清好幾個身位。

日軍大将當間諜,李鴻章主動請來參觀炮台,情報戰輸得幹幹淨淨

心裡有鬼,川上操六自然希望引起滿清方面的注意,他率領日軍參謀本部的業務軍官,以旅遊的名義進入中國境内,企圖對未來的戰場環境進行實地走訪。用軍事專業語言來說,就是考察兵要地志,這是開戰前必須的一個重要過程。

沒想到的是,他們一入境就引起了滿清方面的注意,派人接待他們。更沒想到的是,滿清政府對他們的要求無一不應,主動派官員陪同他們,參觀各個地方。

日軍大将當間諜,李鴻章主動請來參觀炮台,情報戰輸得幹幹淨淨

李鴻章甚至親自出面,以示中日兩國友好,非常重視川上操六的這次來訪。人家已經磨刀霍霍,準備出鞘。中堂大人卻隻想着展現天朝上國的風範,絲毫沒想到人家是來搜集開戰情報的。

川上操六一行從北韓入境,途經山海關、北京、天津、煙台、上海等地,一路都有清朝官員陪同。尤其是作為北京門戶的天津,武備學堂、大沽口炮台等等,都被川上操六等人看得清清楚楚。

日軍大将當間諜,李鴻章主動請來參觀炮台,情報戰輸得幹幹淨淨

後來,八國聯軍就是從這裡登陸,殺進北京城的。日本人收集的天津布防情報,果然派上了大用場。而煙台離北洋艦隊的威海基地很近,日本間諜收集這一帶的道路、水文條件,可以為日後的登陸行動提供極大的友善。

事實上,北洋艦隊覆滅的真正原因,就是日軍在山東登陸,從陸上抄了他們的老窩。滿清花巨資建設的炮台,反而被用來轟擊北洋艦隊。守衛炮台和水師基地的官兵們,不會想到日本軍人曾在如此近的距離上觀察過自己。

日軍大将當間諜,李鴻章主動請來參觀炮台,情報戰輸得幹幹淨淨

為了向日本人炫耀自己的武器生産能力,滿清官員還帶川上操六參觀過兵工廠。他們不會想到的是,日本人從這些兵工廠需要購買外國的核心部件,就能推斷出,隻要切斷外國供應,中國兵工廠便無法提供重型武器給清軍。看上去挺那麼回事的洋務運動,其實根本不足為懼。

正是這一次的考察中,川上操六成熟了對清朝的作戰計劃,确定能夠打敗這個外強中幹的老大帝國。戰争的結果大家都知道,1898年,川上操六被提升為參謀總長,及大将軍銜,以表彰他在對華情報工作上的貢獻。

可悲的是,李鴻章等滿清大員們完全蒙在鼓裡,至死也不會明白,自己到底是怎麼輸掉這場戰争的。這場戰争,滿清輸得不冤,隻是給他們陪葬的代價太大,中華民族跌入了一段前所未有的黑暗境地。

【參考文獻:《甲午戰争的千條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