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成長史,就是無數革命英雄的血淚史,正是他們的付出與犧牲,才成就了我們如今的美好生活。江西吉安作為革命聖地井岡山的所在地,裡面走出了成千上萬的紅軍戰士,建國後有一百多人被授予共和國将軍,李作鵬就是其中一位。
提起開國中将李作鵬,想必是褒貶不一。有人說他為革命事業出生入死,功勞很大;也有的人認為他晚節不保,甚至锒铛入獄。但話又說回來了,是非對錯自有曆史定奪,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李将軍的傳奇人生。

李作鵬,1914年出生,江西吉安人。1930年,紅軍在吉安擴充隊伍,年僅16歲的李作鵬便報名參軍,由此開始了革命生涯。雖然年齡小,但李作鵬能力卻很強,他早年上過私塾,可以識文斷字,加上工作積極認真,他很快就被吸納為黨員,還被調到了軍委工作。此後,李作鵬曆任軍委二局參謀、二科科長,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紅軍長征。
抗戰時期,在與日軍的一次戰鬥中,因為敵人發射了毒氣彈,李作鵬淚流不止,眼前一片模糊。經過一番治療,但右眼仍落下了殘疾,此後他便得了個“李瞎子”的稱号,長期戴着繳獲來的墨鏡。解放戰争中,李作鵬擔任43軍軍長,率部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祖國南端,他還參與指揮了海南島戰役,率部用木船對陣軍艦,一戰成名。
建國後,李作鵬曆任四野第15兵團參謀長和中南軍政大學副校長等職務。1955年授銜,他這位副兵團級将領被授予開國中将,令人敬佩不已。但老将軍晚年卻走了彎路,原本身居高位的他一下跌入谷底,還被判了17年。但鑒于老将軍是有功之臣,加上年事已高,不久他便獲準保外就醫,落戶在了山西太原。
對于老将軍這樣曆史上有功的人,國家會給予特殊關照,住宿和生活費用都幫他解決了。晚年的老将軍衣食無憂,閑暇時練習書法,或者閱讀書籍,生活平靜而充實。在這樣的環境下,老将軍也很高壽,活了95歲,于2009年1月3日去世。那麼老将軍去世後,他的後代們生活如何呢?我們接着往下看。
李将軍的妻子是董其采,他們育有兩子三女,受父親的影響,他們大都走上了參軍的道路。其中比較為人所知的是長子李冰天,他早年考入海軍學校,畢業後在北海艦隊服役,擔任過航海兵操作舵手、航海長。父親遭遇變故後,他先是轉到一家工廠上班,後來又被調到出版社工作,一直到退休。
長女名叫李大征,父親出事後,她和丈夫下海經商,趕上了改革開放的春風,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從擺地攤幹起,最後發展成了“萬元戶”,生活很富裕。李大征後來還把父母接到身邊,讓他們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