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功德林裡。有這麼一位年紀又大,軍銜又高,而且還高度近視的國民黨戰俘,這個人就是王陵基,國民黨軍陸軍上将,軍銜比杜聿明等我們比較熟悉的人還有高,同時也是整個北京功德林軍銜最高的一位。
這個王陵基是川軍的元老級别人物,但是來來回回,就連川軍的總司令劉湘都要喊他一句老師,但是這人不僅最後在川軍中地位不如劉湘,其實和楊森也沒法比,這和他早年間因為力保袁世凱的北洋政府是分不開關系的,被打成了光杆司令這換了誰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不過王陵基這個人多少還是有些才能,後來失去了自己的勢力的王陵基選擇了投靠劉湘,并且在王陵基的幫助下,劉湘迅速稱霸四川,成為了四川王。
王陵基投靠劉湘後幫助劉湘解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劉湘手下部隊過于蕪雜的問題。當時劉湘部隊手下的師的番号多達8、9個,實際上劉湘并沒有那麼多部隊,都是因為部隊沒有整編的原因。
在王陵基的幫助下,劉湘的川軍完成了整編。
1924年,從劉湘派系裡面分裂出去的楊森在吳佩孚的支援下殺回四川,想要和劉湘争奪四川的歸屬,在王陵基的勸說之下,不僅僅劉湘和楊森之間沒有發生大沖突,反而劉湘和楊森一起把楊森這次的盟友袁祖銘給趕出了四川。
這段時間的王陵基可以說是楊森的一生之敵。1928年8月,楊森和李家钰、羅澤洲組織八部同盟反劉,被王陵基用分化瓦解的辦法拆散,之後又占領了楊森的老巢,幫助劉湘稱霸四川。
不過相比于楊森在抗戰中的表現,王陵基實在不足以稱道。
首先就再出川抗戰的這一個環節,王陵基地表現就沒有楊森的幹脆和堅決。
1938年,他把他在四川的部隊編為國民革命軍第30集團軍,他人總司令,但是卻賴在四川遲遲不走,對外面放出去的風聲就是說自己年紀太大,沒錢、沒槍、沒兵,完全不像是一個集團軍司令的樣子。
無奈之下,當時的四川省主席王缵緒怕他長時間留在四川影響自己的地位,便對王陵基是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隻要能滿足得盡量滿足,好不容易送走了這尊大神。
結果王陵基的部隊拉到了武漢會戰的戰場上,卻是一觸即潰,不僅如此,王陵基還謊報戰績,沒頭沒尾地宣稱他擊斃破了日本師團長本間雅晴,成了武漢會戰裡面戰鬥力最差的部隊之一。之後又是一度贻誤戰機。
不過他動用手下的部隊,以回四川保境安民為要挾,迫使蔣介石妥協,盡量給他提供裝備和人馬,在這之後,他在戰場上才稍微有了點起色。
在抗日戰争結束之後,一直到1949年10月之前,解放軍都沒有推進到四川。但是面對随後快速逼近四川的解放軍,王陵基卻是毫無辦法,想起義,又害怕被秋後算賬,想逃離大陸,自己之前有說過守土有責的大話。最後被解放軍團團包圍的他不賣、奈之下選擇化裝潛逃,但是沒走成,于1950年2月6日被捕。
但是如果要我來說,王陵基這輩子最光榮的一件事就是他曾經打過蔣介石的耳光了。這還是發生在1913年,袁世凱還沒死的時候。當時王陵基是重慶鎮守使,大老遠卻跑去上海逍遙。和蔣介石一起看上了一個女人。最後王陵基得手了蔣介石沒得手。蔣介石心有不甘就找上了王陵基,被王陵基狠狠扇了兩個大耳光。
這件事也一直被王陵基作為他的光榮戰績到處宣揚。
在北京功德林,王陵基的年紀絕對是最老的,但是出去的卻不比别人玩,像杜聿明、王耀武是第一批、廖耀湘是第二批,他一直等到1964年才被特赦。特赦三年之後就病逝了,享年84歲,倒是相當高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