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流水人家”,這是元朝馬緻遠的《天淨沙·秋思》裡的詩句,用3個詞語構成了一副極具江南水鄉特色的畫面,毫不誇張地說,這句詩涵蓋了幾千年來所有江南水鄉的特點。
對于蘇州來說,我是個外鄉人,因為我的父母是在讀完大學後來到這個城市工作的;對于我來說,蘇州是我的家鄉,因為我出生在這個水鄉,這個有着小橋流水、吳侬軟語的水鄉。
水鄉,那最有名的便是水了。太陽初升,一切籠罩在淡裝色的霧中,那流水宛如嬌羞的小姑娘,在淡薄的面紗内唱出一支婉轉的歌謠。太陽到空中,小橋兩側漸漸熱鬧起來,糯糯的吳侬軟語便在流水上回蕩起來。一隻小船在水中劃出了一道輕輕的波瀾,悄悄地蕩漾開去。“姐兒頭上戴着杜鵑花呀,迎着風兒随浪逐彩霞;船兒搖過春水不說話呀,水鄉溫柔何處是我家……”與之伴随着的還有船夫的吆喝和那橹在水中搖動的“嘩啦嘩啦”的聲音,簾内人們坐在船内的閑情雅緻也留在了這浩浩的流水中。
人們都說水鄉的水名揚海外,而那雨中的江南更是錦上添花。尤其是在梅雨季節,江南的雨如同煙霧一般籠罩在小樓上,屋頂被打濕了,卻呈現出一幅詩意而又朦胧的畫面。雨順着屋檐向下流,若是從裡面朝外看,那就會看到雨滴滴落下來形成了一道天然“珠簾”。從那“珠簾”裡朝外望去,卻也别有一番情趣。雨頑皮地在空中嬉戲着,落到流水裡,一圈一圈地蕩漾開去。河裡的魚蝦也沉不住氣,一個個悄悄地從河底冒出來,和雨水開着玩笑,這一滴雨水落下來了,便遊過去,那一滴又落下來,便再遊過去。
且先不說水鄉的水,水鄉的亭台樓閣也是極好的。蘭亭玉砌,粉牆黛瓦,隻讓人看着就心曠神怡。坐在園林中的亭子裡,擡眼望去一片郁郁蔥蔥。假使這時走過一個水鄉老婦人,那也一定是笑吟吟地走過來,稱贊你道:“好一個嬌滴滴的小娘魚呦!”或:“好一個俊俏的小倌!”那一個笑,定然是純樸、慈祥的笑容。
那水、那橋、那人,那亭台樓閣會在你的記憶裡永不褪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