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200年前小楷,啟功都受益于此

提起唐朝時期的書法,似乎有着數不盡的美贊,可謂是書法史上空前繁榮的時代,書體成熟,名家輩出,尤其在楷書方面,出現了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顔真卿、歐陽詢等人,其楷書作品廣為流傳,為後人習字的模範。

1200年前小楷,啟功都受益于此

鐘紹京《轉輪王經》

不過仔細觀察這些人,似乎都擅長楷書中的大楷、中楷,但是能将小楷寫到出神入化者少之又少。而小楷卻又是古代日常必需的書法,尤其是科舉考試時,閱卷老師都是先看字再看内容,字欠佳,文章再好也會大打折扣。

是以說,古代的狀元、翰林,不僅文采出衆,更是書法了得,寫得一手好小楷。

1200年前小楷,啟功都受益于此

到了現在,硬筆字盛行,使用毛筆寫字的人不多了,但是若能以硬筆來學習小楷字帖,其字必然會事半功倍。可以這樣說,無論是用毛筆還是硬筆,臨摹小楷都會受益無窮。

但是前提是要有一本的好的小楷字帖,相當于良師領進門,走好第一步打好基礎,事後再去進步學習才會得心應手。

1200年前小楷,啟功都受益于此

我們在學習小楷的時候,可以選擇古人入手也可以選擇今人入手,這裡為大家推薦一位唐朝時期的小楷高手——鐘紹京。

鐘紹京,字可大,唐代興國清德鄉,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家,當時人稱他為“江南第一宰相”,三國魏國時期書法家鐘繇的第17世孫,為了銘記這兩位鐘姓書法家,世人将這二人稱為“書家雙絕”,并用“大鐘”、“小鐘”的稱号來區分它們。

1200年前小楷,啟功都受益于此

董其昌在《畫禅室随筆》中評論鐘紹京書法:“紹京書遁甲神經,筆法精妙,回腕藏鋒,得子敬神髓,趙文敏正書實祖之。”

董其昌認為鐘紹京是楷書之祖,趙子昂正是學了鐘紹京才能如此成就。

1200年前小楷,啟功都受益于此

鐘紹京的小楷作品有很多,最為著名的便是《靈飛經》,《靈飛經》被譽為“天下第一小楷”。

書法的學習講求取法其上,既然《靈飛經》是“天下第一小楷”,那麼我們學習小楷能否直接從《靈飛經》入手呢?

1200年前小楷,啟功都受益于此

顯然是不可以的,為何?

這就像是孩童學習走路一樣,要學會走路再去練習奔跑,書法的學習更要懂得循序漸進,《靈飛經》筆勢複雜,雖然靈動潇灑,但是其點畫變化多端,結構緊湊,不利于初學者臨習、領悟。

1200年前小楷,啟功都受益于此

而《轉輪王經》上承接陳隋正楷遺風,兼備歐陽詢、虞世南兩大書家筆韻,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煥然一新之感嗎,用筆不輸《靈飛經》,但是在結體上卻更加開張,初學者能夠清晰地掌握好其筆畫的變化,筆畫清晰别緻,也十分有利于初學者臨習。

鐘紹京的《轉輪王經》被譽為1200年前的小楷“無上妙品”、“神作”,這字美地如癡如醉,連啟功都受益無窮。

1200年前小楷,啟功都受益于此

古人學書法有這一種說法:“學書須先楷法,作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顔為法,中楷以歐為法,中楷既熟,然後斂為小楷,以锺王為法”。

然根據多年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初學寫字,不宜先學太大的字,中楷、小楷比較适合。

—版權聲明—

文章來自網絡,版權歸原創者所有

為傳播而發,若侵權請聯系背景删除

文中觀點不代表本号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