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洋泾浜》《九曲橋》《大世界》……他們用畫筆記下上海百年百态

新民晚報訊(記者 徐翌晟)今天在上海虹橋當代藝術館開幕的《回眸——上海百年紀事》人物畫苑作品展上,展示了近百幅人物畫。其中尤以一套《上海百年紀事》作品引人矚目,整個畫展也以此為題。

《洋泾浜》《九曲橋》《大世界》……他們用畫筆記下上海百年百态

圖說:陸小弟《洋泾浜》

《上海百年紀事》選取老上海典型地點,以圍繞該地點發生的故事為主題,畫面中,既有市民百态,也不乏大量的曆史人物和重要曆史事件。該套作品由《洋泾浜》《九曲橋》 《張氏味莼園》《十六鋪》《四馬路》《愛俪園》《百樂門》《大世界》《上海解放》等構成。

人物畫苑的畫師常年從事上海題材作品的創作,對百年來上海的變化有着非常深刻的記憶和烙印。人物畫苑召集人葉雄告訴記者:“我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畫過一套老上海題材的連環畫《子夜》,之後一直有繼續創作老上海題材作品的願望。以往我雖然畫了一組中國畫《十六鋪》,但勢單力薄,不成氣候。這次人物畫苑的畫家們一起努力,從上海各個角度挖掘,各種風格荟萃,大上海的宏大場面一下子就跳出來了。”畫苑畫師、上海美協連環畫年畫藝委會主任桑麟康深有同感。幾年前,桑麟康畫過一本《大世界》連環畫,搜集過大量資料,這次創作,相當于三百多幅連環畫作的集中演繹。

《洋泾浜》《九曲橋》《大世界》……他們用畫筆記下上海百年百态

圖說:桑麟康《大世界》

由于畫面人物多,要表現的故事情節多,時空跨度大,對畫家來說把控難度相對較大,是以下的功夫也非常深。畫苑畫師、原梅山畫院院長朱新龍說:“這套作品創作完成後,我們在公衆号上推出,反響相當不錯。各領域專家、學者對我們寄予厚望,在鼓勵的同時,還提出了不少很有見地的意見和建議。從振新上海寫實人物畫作的高度,對我們提出了更高要求,這對我們畫苑的畫師來說無疑是巨大的鼓舞。”

人物畫苑作品研讨會上,專家對于目前人物畫,尤其是寫實人物畫創作現狀,圍繞展覽内容展開探讨。著名畫家汪觀清表示:“畫家應該有社會擔當,社會的變革和進步是靠人在推動的。市場經濟的作用下,人物畫家越來越少,甚至許多以重大紀念日為主題的畫展上,主題創作和人物創作嚴重缺失。在這個畫展,我們通過他們的作品,看到了這些寫實人物畫畫家的堅持。”

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鄭辛遙說:“上海的一批從連環畫裡走出來的人物畫家,有事業心、有責任心,在年逾古稀之際在中國畫的道路上繼續研究和探索,創作出了一組老上海題材和一批主旋律的作品。他們在藝術的處理上有突破,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結合國畫的處理手法,既保持了國畫的格調,又極具通俗的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