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京一媽媽分享育兒感受:和老公都是985碩士,兒子卻是“學渣”

中國有句古話叫“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就是說每個人的子孫後代,可能會遺傳父母的基因,不管是好是壞,總會有遺傳,可是現實總有例外。

不一定好人的後代都是好人,也不一定壞人的孩子都是壞人,而精英的後人們,隻是起步比普通人高,能夠接觸高層面的知識和人脈,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就差在資源不夠豐富上面

可是,就算是知識分子家庭,生出來的子孫,也不一定都是人才,有的時候,高知家庭也會出現“學渣”

北京一媽媽分享育兒感受:和老公都是985碩士,兒子卻是“學渣”

12月29日,北京一位媽媽分享了自己的育兒心得引起了很多網友的熱議。媽媽表示,自己和老公都是985碩士,而自己讀高三的兒子成為了一名“學渣”,而且還是在北京這麼好的教育條件下,那麼好的教育資源,他所在的東城區70%的一本率,現别說一本了,三本都考不上,能混個高中畢業就不錯。

北京一媽媽分享育兒感受:和老公都是985碩士,兒子卻是“學渣”

因為孩子厭學,這讓她苦惱不已。學習不好就算了,還是個杠精,天天跟你擡杠,什麼事兒都要管,把她老公氣了兩次,得了心梗,是以速效救心丸他們常備在床頭櫃上,她現在對孩子沒有任何的期望,現在媽媽也隻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

北京一媽媽分享育兒感受:和老公都是985碩士,兒子卻是“學渣”

這位高學曆的媽媽表示,孩子從小都是爸爸帶着的,灌輸知識,幫孩子寫作業,時間長了,這個孩子就有些不聽話,而且還喜歡和家長對着幹,甚至覺得上學沒有意思,雖然父母都是高知,但是孩子覺得父母沒有與衆不同甚至很平凡很普通

對于自己教育出來一個學渣,這位寶媽非常無奈,可能這個條件讓很多學生羨慕不已,但是總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

北京一媽媽分享育兒感受:和老公都是985碩士,兒子卻是“學渣”

有些東西真的強求不得,學霸都是天生的,自帶出廠設定,他們骨子裡就有學習的欲望,願意看書,對老師講的知識感興趣,稍加引導就是學霸。學渣也一樣,天生就抗拒學習,不管家長老師怎麼教都像是有塊鋼闆擋住了進不去!對任何事物都有興趣,但隻要一到學習就自然屏蔽!

北京一媽媽分享育兒感受:和老公都是985碩士,兒子卻是“學渣”

有人說家長的教育方式有問題,從小陪學習有嚴重問題,孩子失去了自己解決問題的樂趣,也就失去了學習興趣。這是我的經驗。放手讓孩子自己解決一切問題,他會有探索和解決問題後帶來的快樂,會有樂趣解決更多問題的欲望,就一直保持學習的興趣,保持有興趣非常重要

這也說明了一個現象,可能父母優秀,也會生出一些“渣”

北京一媽媽分享育兒感受:和老公都是985碩士,兒子卻是“學渣”

父母太優秀了孩子就會有壓力,不會排解壓力的孩子就會自暴自棄,因為他覺得難以超越,始終處于下風,不如幹脆不努力。很多學霸父母自帶焦慮。過早扼殺了孩子對學習的好奇心和熱情。愛學習真的是看天分,不是陪伴監督就能改變。專注力和好勝心都是天生的。佛系加懶惰的孩子,吃不了學習的苦,就不要費勁了。

人的聰明有十分,留下三分給子孫。老人傳下來的話是有道理的知道嗎。人别太聰明。

教育方式也有問題。那種一對一盯人式輔導作業的,百分之九十都沒有好結果。學習是自主,自動,自覺的過程。學齡前注意習慣跟方法的引導,之後就應該放手讓他自己學會學習。人最重要的是學會學習的方法,而不是學習成績

這種現象也是正常的,均值回歸而已, 父輩如此優秀, 子女極大機率不如父輩,向平庸靠近; 否則若幹代後,強者恒強, 人類族群即趨于滅亡了; 這是族群保持生存延續而進化出的整體意志。

物極必反,是以,孩子還是讓他們自由選擇比較好,父母隻是個引導作用,不能太限制他們的天性,這也是自然規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