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裡的赤壁之戰,孫劉聯軍用了一把火燒的曹操大敗而歸,聰明的諸葛亮早就料定曹操在失敗之後一定會走華容道,更加料定如果派關羽鎮守華容道的話,關羽一定會念舊情而放走曹操,還是讓關羽在寫下軍令狀之後去守華容道,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華容道“捉放曹”堪稱是《三國演義》前期章節中的一個神來之筆,妙就妙在諸葛亮明明知道關羽會放了曹操,還派他守在華容道。号稱神機妙算的諸葛亮為啥偏偏出了這一“敗招”呢?且聽讀史君一一分析:曹操活則劉備活赤壁一戰,曹、孫、劉三家維持着一個微妙的制衡關系。但這三家裡面,劉備又是一個明顯的弱勢方,基本上長期處于一個無兵、無糧、無城的局面。也就是說,如果三家制衡的局面被打破,第一個倒黴的肯定是劉備,這也是為什麼諸葛亮主張聯吳抗曹。如果曹操死在華容道,北方又會陷入到割據的狀态中。這樣,孫權就沒了顧慮,必然能騰出手來對付劉備。
其次曹操不該在這個時候死
當時諸葛亮指令趙雲,去截殺曹操,但是并不将他趕盡殺絕。而是殺他一半軍馬之後,就把他放走。然後還讓張飛也去埋伏,也是殺了他的一些士兵,但是并不把曹操給殺了。後來,還讓其他的一些将領,去将那些敗軍的器械給拿回來,友善以後可以用。然後還讓關羽去華容道,因為他知道關羽一定會放走他。當時諸葛亮算定了曹操不能在這個時候死,最多隻能派幾個人去吓一吓他,然後把他的一些大将給殺了,把他的軍隊給手下了。
再者當年曹操攻打劉備,劉備不敵戰敗之後關羽被曹操俘獲,曹操沒有殺害關羽反而極盡善待,之後才有關羽千裡走單騎,這時候關羽就欠了曹操一個大人情,古時候最看重的就是這種人情。
諸葛亮這次讓關羽鎮守華容道,就是給關羽一個還人情的機會,畢竟這次華容道前前後後都在諸葛亮的算計之中,并且放掉曹操也沒什麼太大影響,如果這次不還曹操這個人情,下次在更重要的場合還人情,可能會有未知的影響,這種未知的影響才是最緻命的,還不如在這次一切盡在掌握的時候還掉一了百了。
劉備知道關羽華容會放曹操,也讓關羽去,是諸葛亮有意安排,為了平衡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