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1921年在浙江嘉興湖一艘普通的遊船上,在十幾個人的讨論中宣布我黨的成立。當時這個僅有幾十人的團體,經過近三十年的不懈努力,勇往直前,最終發展成囊括數百萬大軍的超強力量,也建立了一個偉大的國度。

不過在我黨、我軍的發展曆程中,為探索前進道路而犧牲的革命英烈千千萬,他們都是了不起的英雄。即使活下來的先輩也都是曆經生死,就如潛伏在敵人内部的特勞工員,他們時刻處于危險之中,身份一旦暴露,連逃脫的機會都沒有。但就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仍有不少革命志士為我黨事業沖鋒陷陣,作出極大的貢獻。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今天這位主人公就是一位特勞工員,他是唯一與主席保持單線聯系,直接由主席上司的卧底,此人就是郝克勇。

特殊的出身

1914年,郝克勇生于陝西臨潼的郝邢村,他們家可是當地的名門望族。他的父親叫郝鵬程,與楊虎城是結拜兄弟,由此可見他們家的權勢。父親雖是職業軍人,卻對兒女們的教育非常關注,學齡前就重金聘請名師教誨幾個孩子的傳統教育。郝克勇天生聰慧,學業非常優異,此外他對醫術也非常感興趣,13歲時就能給周圍的相鄰看病開藥方,被當地人稱之為“神童”。

而郝克勇之是以走上革命之路,不是因為他有一位思想開明、優秀的父親,而是有一位崇尚革命的大哥——郝克俊。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郝克俊早年留學蘇聯,在中山大學學習的時候,開始對共産主義有了向往,後來由鄧公為介紹人加入我黨。回國後來到上海,進入上海政法大學學習,以學生的身份掩護他在大學裡的革命工作,後來成為校内黨支部書記。

弟弟郝克勇高小畢業後,郝克俊把弟弟接到上海,送進建國中學讀書。平時郝克俊對弟弟生活、學習非常關心,也向他灌輸革命思想,後來淞滬抗戰爆發後,郝克俊還帶着弟弟來到十九路軍的抗日前線陣地,這次經曆激發出郝克勇的抗日熱情和愛國情操,為他以後投身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礎。

1933年郝克勇順利考入上海複旦大學,在此期間他加入了共青團。抗戰爆發後,他與一些有知識有文化的熱血青年,創辦了抗日救亡組織“夏藝學會”,輾轉數省以各種形式宣傳抗日思想。後來抵達延安後,在我黨感召下,這些人都加入安吳青訓班,幾個月後,郝克勇也由團員轉為黨員。

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

1938年,國軍17師教導隊改為38軍教導大隊後,需要由我黨派出一人擔任政治教官。組織考慮郝克勇的家庭與楊虎城、趙壽山等人的淵源關系,派他去擔任這個職位,與他一同前往的還有蒙定軍和胡振家,三個人成立了38軍地下工作委員會,而郝克勇主要負責組織、統戰以及教導大隊的工作。

為了搞好政治宣傳工作,郝克勇從我黨釋出的一些進步書刊中選取材料,整理起來分發給受訓的各級軍官,同時自己也編寫了一些文章和教材,此外還設立了抗日政工、遊擊戰術、宣傳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課程,這些教育訓練的軍官受益匪淺,也對我黨有了深入了解,并有了入黨的願望。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經過數年的努力,到了抗戰勝利前夕,38軍黨員人數發展到了600多人,與38軍的上萬兵員相比看似微不足道,但這些黨員幾乎都是軍官,可以說38軍的軍事指揮權已經完全由我黨控制。

38軍的變化以及軍長趙壽山與我黨的密切聯系被蔣介石嗅出氣味,為了控制38軍老蔣甚至讓胡宗南派出6個軍将38軍團團包圍,周邊環境急劇惡化,趙壽山馬上安排郝克勇去延安彙報這一情況,請求下一步的訓示。

來到延安後,主席曾多次接見郝克勇,除了了解地下工委以及38軍的情況,也與他聊起家常,主席得知他的舅舅姓“範”後,就說:

“克勇同志啊,來延安彙報工作的同志為了保密,都會改名換姓,我看你把名字改為‘範明’吧,以後在合适的時候再改回來”。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幾天後,範明要回38軍,臨行前主席又叫他過去,對他說:

“因工作的保密性,以後你們工委的工作由中央直接上司,工委書記就由你擔任了,以後不但你與中央要保持單線聯系,還是由我直接上司。今後38軍工委必須事前請示,事後報告,沒有中央的訓示,不能向局外任何人員洩密,否則會受到黨紀的嚴厲處分”。

從此以後,範明成為唯一受主席直接上司,且保持單線聯系的進階特勞工員。

革命大功臣

1944年,對38軍不放心的老蔣,将趙壽山調出38軍,由自己的嫡系張耀明接任軍長一職。張軍長是帶着蔣校長的訓示來的,上任不久就拿17師開刀。情急之下,範明馬上與主席聯系,然後聽從訓示安排17師官兵發動洛甯起義,這也是國軍正規軍首次正編制的起義,在當時影響很大。好在範明身份沒有暴露,繼續留在38軍上司工委工作。

後來38軍另一支部隊55師發動了鞏縣起義,幾個月後陝北保安副總指揮胡景铎也加入我黨陣營,這些起義的背後都離不開範明的策劃和指揮。

1946年郝克勇回到延安,圓滿完成38軍的統戰工作,當時主席稱贊道“38軍是我黨統一戰線工作的一個典範”。

回歸人民軍隊後,範明成為一頁政治部秘書長,當時軍中很多重要公文都是由他親自撰寫的,彭老總稱他為“軍中翰林”,高興的時候還笑稱他為“範大人”。

唯一與主席單線聯系的王牌卧底,真名鮮為人知,化名卻很出名

新中國成立後,範明擔任西北軍區進藏部隊司令員兼政委,圓滿完成進藏事宜,不久他還親自護送班禅抵達北京,受到莊重、熱烈的歡迎。

當時周總理親切握住範明的手說:“你為祖國的統一立了一大功,我代表主席和人民政府感謝你”。

此時範明覺得新中國成立了,就有了改回原名的打算,于是他向主席做了申請。主席将他找來對他說:“現在‘範明’這個名字可是名揚中外了,要是改回原名,恐怕不利于你以後的工作,還是不改為好”,範明想了想也就聽從了主席的意見。

到了60年代,範明受到了不公平待遇,他卻利用這段空閑的時間認真研究醫學書籍,年少時就打好了醫術底子,如今刻苦鑽研在醫術上了有了很大的突破,他利用中醫治好父親的癌症,連李維漢的耳疾也是他看好的,此外他在治療高血壓、心髒病、不孕症等疑難雜病也取得不錯的心得。

後來他還協助過浦安修撰寫彭老總的專輯,還編寫了不少曆史劇的劇本。李維漢曾感慨道:“範明同志‘多才、多藝、多災、多難、多福、多壽’,他應該是‘六多’将軍”。

結語

處于富貴家庭的他,抛卻富足的生活,全身心投入革命事業中。身處敵營,肩負重要的責任,在危險的環境中卻能做出極大的貢獻。革命勝利後,他也成為令人緻敬的開國将軍,隻不過後來也受到了一些冤屈,将軍卻隻把他當作對自己的磨砺,沒有就此沉淪,而是利用難得的空閑潛心研究醫學,将軍後來恢複工作後,也為陝西醫學事業的發展做出極大的貢獻。将軍革命生涯起伏坎坷、驚心動魄,最後以96歲高齡結束輝煌燦爛的一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