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的生命定格在18歲,僅一張黑白老照片存世,卻美得讓無數人落淚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用之所趨異也。——司馬遷《報任安書》

82年前,一位年僅18歲的抗戰女兵,用生命鑄就了一道捍衛民族的防線。而在她彌留之際,留下了唯一的遺願。希望将自己唯一一張照片,以及一封信兩塊大洋托人帶回家鄉,交給父母手中。

她的生命定格在18歲,僅一張黑白老照片存世,卻美得讓無數人落淚

直到2012年一位老人拖着病體來到報社,向媒體訴說了這段故事。70年後,這位女英雄的遺願終于完成,而她的名字也在苦苦搜尋下被人們知曉。如今已經50多歲的陳開靈,是說起那段曆史依舊滿含淚水。他沒有經曆過抗戰,隻在祖母的口中得知當時的艱苦,然而每當想起那位抗戰女兵,他的淚水依舊忍不住奪眶而出。

她的生命定格在18歲,僅一張黑白老照片存世,卻美得讓無數人落淚

1938年,著名的台兒莊戰役打響,在這場振奮全國的勝利背後,卻有着無數抗日英雄犧牲了自己的生命。1938年春,日軍占據南京,意圖兩面開花,同時攻取中心城市武漢和鐵路樞紐徐州。而中國軍隊為了阻止日軍的推進,調集了大量部隊駐紮在徐州,一場大戰即将拉開帷幕。

距離台兒莊不願的禹王山首先遭到日軍的突襲,當時的中國部隊武器落後,沒有重火力,無法抵禦日軍的進攻。是以在轟炸機的掩護下,日軍發動了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中國軍隊隻有用血肉化作屏障,沒有機槍就用步槍,沒有子彈就上刺刀,刺刀鈍了就用肉搏,就算死也有守住陣地。

她的生命定格在18歲,僅一張黑白老照片存世,卻美得讓無數人落淚

在炮火橫飛的戰場上卻有着一道亮麗的身影,她是來自湖南漢壽縣的女學生,今年18歲。1937年她剛好高中畢業,卻趕上了日軍侵華,于是她毅然放棄學業,還沒畢業就投身抗日戰場,成為一名救傷員。1938年5月10日,在禹王山的戰場上,她看到一位連長身中數槍倒下,馬上前去治療,卻被日軍先行趕到,用鋒利的刺刀結束了連長的生命。

她的生命定格在18歲,僅一張黑白老照片存世,卻美得讓無數人落淚

憤怒的女兵噙着淚水,爆發了平常不敢想象的力量,舉起一旁的巨石砸向日軍,頓時為連長報仇雪恨。但是她也暴露在了日軍的槍口之下,很快就被流彈集中,失去了意識。等她醒來後才發現自己被送到了當地的傷病所,她自知傷勢過重沒有希望,于是托付當地居民将自己的照片家書以及兩塊大洋,寄給遠在老家的父母。

當地居民将這位18歲的女戰士葬在了徐州陳塘村,但是卻不知道她的姓名和身份。随着時間流逝,家書以及潮濕腐爛,隻有一張黑白照依舊代代相傳。經過三代人的口口相傳,陳開靈是唯一知道這件事的人,他不願意這段悲壯的故事在被塵封,即使50歲也要拄着拐杖,完成那位女戰士的遺願。

她的生命定格在18歲,僅一張黑白老照片存世,卻美得讓無數人落淚

終于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女戰士的家鄉,湖南漢壽縣新興鄉軍劉村,同時也知道了這位女戰士的姓名——劉守玟。她曾經在長沙女子中學讀書,卻依然投身戰場成為一名戰地護士。時代不負英雄,在2012年10月25日,劉守玟終于回到了闊别82年的家鄉,而她卻永遠的停留在了18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