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如今距離抗日戰争已經過去八十多年了,即便隔了一個世紀,人們還是無法忘記當年的慘痛,尤其是在南京發生的慘案,日軍在南京的暴行慘無人道,慘景大屠殺的慘案也成為了國人永遠的痛。
然而就在南京大屠殺之後,日軍在南京留下了一隊守軍,這隊日軍裡發生了一些“靈異事件”,經常會有一些士兵失蹤,在日軍找到他們的時候,發現早已身亡,身上還有一個寫着“死”字的字條,在經過了一番調查之後才知道,作案者竟然是一名道士和一隻猴子。
甘道士與他的猴子
甘道士原名叫做甘盛榮,出生在1895年,也就是說,到抗日戰争全面爆發的時候,他已經四十多歲了。
很早的時候,他就在南京城裡的二郎廟出家了,雖然穿着道服,但因為其身材高大,而且一直頭上一直梳着辮子,怎麼看也不像是個道士,當時有很多人喜歡稱呼他為“甘小辮兒”。
用現在的話來說,甘道士很有習武天賦,他從小就身體強壯,而且聰慧過人,拜了幾個師父學了些拳腳功夫,擅長使用長短雙棍;還跟着一個老中醫學了些醫術,不僅精通針灸推拿,而且還會采制中草藥,經常給人看病;作為一名道士,深谙道家的經文和戒律,可以說是文武雙全。

雖然說甘道士有一身武藝,但是樣樣會樣樣松,跟普通人徒手過招還好,面對佩有武器裝備的日本人就有點力不從心。為了躲避日軍,他也離開二郎廟躲到了鄉下。
一路上目睹了日軍的種種暴行,他憤懑不已。所幸,他養了一隻猴子,這隻猴子非常通人性,在跟猴子相處的過程中,從猴子的動作中研究出來一套猴拳,每天都會早早起來練功,為的就是讓那些日軍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
形同鬼魅一般的殺手
後來,在鄉下生活也不安全了,日軍會不定期到鄉下進行掃蕩,甘道士隻好帶着自己的猴子躲到了山上。
一次下山的途中遇到了兩個日軍士兵,甘道士先是自己躲到了一邊,讓自己的猴子上去吸引兩個日本士兵的注意力,當日本士兵的注意力全在猴子身上的時候,甘道士從暗裡躍出,一記猴拳直接打死了一個日本士兵。
另一個日本士兵這才反應過來,但是在猴子的糾纏之下來不及反應,甘道士上去一腳踢在了日本士兵的裆部,然後又是一記猴拳,這個日本士兵也打死了。
經過這次跟猴子的配合,甘道士發現,這或許是一個對付的好辦法。
又一次,甘道士為了給一個人治病,回到了二郎廟,在傳回住處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在欺負一個女子,見到這種情景甘道士怎麼忍得了。
跟之前一樣,還是先讓猴子出手,猴子跳上去打掉了這個日本士兵的眼鏡,趁着這個日本士兵彎腰撿眼鏡的時候,甘道士手持鐵棍趕到,上去一棍子打斷了的手,然後拔出了日本鬼子的刺刀,将其了結。
後來,用這種辦法,甘道士在一天的時間内連續殺了六個日本士兵,救了十幾個人。
全身而退,百姓建衣冠冢
甘道士跟猴子之間的配合越來越得心應手,日軍這支部隊遭了殃,正如開頭提到的一樣,日軍的這支部隊,經常會有士兵莫名其妙消失,當日軍找到失蹤的士兵之後發現,這些士兵早就已經被人殺死,而且身上還留有一個寫着“死”的紙條。
為此,日軍将領十分憤怒,開始調查作案者,竟然發現殺手是一個道士跟一隻猴子,這令日軍的将領十分憤怒,發出指令,用盡一切辦法抓到甘道士,殺死那隻“該死的”猴子。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日軍在各個城門處增加了士兵的人數,嚴防布控,對來往的人員進行精密盤查,隻要發現道士,不管是不是甘道士,一律格殺勿論。除此之外,他們還組織了幾個搜查隊,幾乎是24小時在城中巡邏,可見,甘道士成為了他們的心腹大患。
實際上,日軍将領的判斷是正确的,當時甘道士就在城内,因為日本人加強了城門處的布防,甘道士便喬裝成一個農民,跟老百姓借來了一頭毛驢,騎着驢就這麼出城了。
這次逃脫了日軍的圍捕之後,甘道士就消失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有人說他後來還是被日軍追上殺死了,也有人說,他投身革命進入了抗日隊伍,也有人說他雲遊四方,從此再不問世事。
無論是哪種結局,他抗日的故事成為了人們世代相傳的經典。而在抗日勝利之後,還有人在他出生的甘家村中修建了一座墳,不過裡面并沒有甘道士的屍首,這是一座衣冠冢,這就算是人們對于他的紀念了。
小結:
在前些年的時候,筆者曾經去南京拜訪友人,既然來了南京,不去一趟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就太可惜了。于是跟友人結伴去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在踏進紀念館的那一刻,就被館内的氛圍感染了。
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子,沒有一個人在館内嬉鬧,你甚至無法在館内看到任何一個人臉上有笑容,雖然隔了一個世紀那麼遠,隻是從資料中得知日本人的暴行,人們還是能夠感受到日本人的慘無人道和當時人們的悲慘。
如果說,我們抗戰沒有取得勝利的話,會發生什麼呢?或者說,如果沒有這些不畏生死的抗日英雄們會發生什麼呢?
我可以肯定,絕對不止南京一個地名的後面加上大屠殺幾個字。當時除了抗日隊伍的将士之外,還有很多諸如甘道士這樣的抗日散人,他們可能是道士,可能是廚師,也可能是農民,他們都不約而同地放下了自己常用的工具。拿起一切可以作為武器的東西反抗,甚至有些人為此犧牲我們卻連名字都不知道,但就是這些人,為我們帶來了如今的一片晴天。
在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最後一個館内,有一個本子供遊客寫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我在那個本子上寫下,“惟願祖國強大,永不受外敵侵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