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個人,既随和又自尊。——餘秋雨
由于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我軍不得不進行戰略大轉移,也是以我軍的兵力有了很大的損失。但就在這時有許許多多的年輕戰士站了出來,承擔了青年救國的重任,而這也是為什麼有許多戰士,年紀輕輕就可以獲得師長、旅長等官職。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一個16紅軍連長的故事。

鄧嶽1919年出生在湖北省麻城市順河鎮的雲霧山村。1930年參加工農紅軍。16歲成為了紅軍的連長,但也就是因為年齡太小,缺少經驗,在一次戰鬥中他經曆了慘敗。當時國民黨軍隊向紅軍發起了“圍剿”,鄧嶽奉命率領連隊對敵軍的一個排進行阻攔。但缺少戰鬥經驗的他,疏忽大意之下,并沒有派偵察兵進行偵察。當連隊趕到陣地的時候,發現竟然埋伏了兩個營。鄧嶽此時本可以率兵撤退,儲存隊伍的實力,但一想到敵軍如果從這裡突破,肯定會對我軍側翼構成威脅,那時我軍就會陷入重圍。
鄧嶽沒有遲疑,帶軍奮力反擊,連續打退敵軍多次進攻,最終慘烈保下了陣地。但也是以連隊損失慘重,好幾名排長壯烈犧牲,全連最終隻剩下十幾人。回到團部本以為會得到誇獎,卻被團長罵了一頓,鄧嶽心生不服頂撞了團長,結果就被押上了刑場。
就在鄧嶽認為自己即将喪命刑場的時候,幾位首長從遠處走了過來。幾人了解了情況後立馬變了臉色,一個首長氣憤的吼道:“胡鬧,鄧嶽是有功的,為什麼要槍斃,我看你們團長才有問題!立馬放人!”執法人員有些為難,并沒有立刻行動。這位首長立刻再次說道:“你們不用擔心,回去跟你們團長說,鄧嶽我詹才芳要了!”執法人員聽到首長是三十一軍的軍政委詹才芳,立馬二話不說放了鄧嶽。
就這樣鄧嶽成為了詹才芳的警衛員,在他的照顧下鄧嶽越戰越猛,作戰經驗漸漸的豐富起來,并再次立下了許多的戰功。在反圍剿戰鬥和長征中表現出色,重新獲得了任職。抗日戰争時期鄧嶽到延安進行學習,最終做到了八路軍的副團長,率領軍隊參加“百團大戰”粉碎了日軍的合圍。
解放戰争開始以後,鄧嶽率領部隊從東北一直打到海南,後參加了抗美援朝戰争。在1955年的大授銜上,鄧嶽因為卓越的戰績被授予少将軍銜。之後鄧論被任命為38軍軍長,成為了一名王牌軍長,這都離不開詹才芳首長當初的救命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