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越戰英雄,卻和妻子鬧上法庭,糾紛背後:是對12個家庭的大愛

“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馬難追”,這句話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詳,自古以來,在外與人交際就講究一個信譽度,隻有言出必行的人才能讓人信服,并最終獲得成功。

在古代,商鞅為了變法也曾留下過一諾千金立木為信的典故,這一切,都隻是為了告訴世人,自己是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也才能夠号召天下的有識之士來投奔自己。

這種誠信為本的觀念自古以來就在中國人的觀念中占據了相當重要的一部分,那麼,到了現代社會,這種思想是否由于人們思想的飛躍而遭到摒棄了呢?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近現代曆史上,依然有很多言出必行的人,比如說接下來要講的這名老兵,就是為了信守曾經的承諾而不惜與妻子鬧沖突,甚至到了幾近離婚的地步。

他是越戰英雄,卻和妻子鬧上法庭,糾紛背後:是對12個家庭的大愛

一等功的得主

這名老兵的名字叫做杜海山,其實他也并非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兵,其實他還在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戰時期的一名戰鬥英雄,

甚至還榮獲過一等戰功的嘉獎。

說到這一等功,相信大家腦海裡很快就會對杜海山有一個大緻的了解了,這項功績往往隻會頒發給頒發給那些對祖國做出了卓越貢獻的人,在現代,一般獲得過這種功績的人都是非死即傷。

就是這麼一名戰鬥英雄,健健康康地熬過了對越自衛還擊戰,還以優異的表現奪得了一等功的榮譽,這樣的人自然也是值得我們尊敬。

不過,令人感到有些意外的是,杜海山的家庭似乎并不是十分和睦,他的妻子對他相當不滿,甚至于在1984年的時候,

他的妻子還和他鬧上了法庭,這

無疑是那些了解杜海山的人所始料未及的。

他是越戰英雄,卻和妻子鬧上法庭,糾紛背後:是對12個家庭的大愛

盡管不是在同一個小隊,但部隊時期他們就或多或少地共同生活過,是以這些老戰友們對于杜海山的行為人品都是心知肚明,杜海山在家庭生活中,是絕對不可能會做出對不起夫人的事情的。

而杜海山的夫人突然怒斥杜海山在生活上的問題,簡直就是讓人丈二的和尚摸不着頭腦,而在仔細追問之後,這才知道了夫妻二人的沖突根源。

原來,雖然杜海山在部隊的地位水漲船高,但讓他的妻子疑惑不已的是,杜海山的工資始終十分微薄,幾乎不見漲。

而杜海山的兒子也到了讀書的年齡,開支也隻會一年比一年多,原來那點工資也就隻是杯水車薪了。為了搞清楚丈夫的經濟問題,妻子也是再三向杜海山進行追問,然而每到這時候,杜海山就百般推脫,不肯說清自己全部收入的去向。

他是越戰英雄,卻和妻子鬧上法庭,糾紛背後:是對12個家庭的大愛

一名老兵的故事

這樣的情況自然是讓妻子平日裡為家庭操碎了心,也是以而感到十分憤慨,她懷疑杜海山将這個家庭的部分收入拿去做了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

于是,

最終夫妻二人鬧上了法庭

,而妻子其實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她迫切地想要揭露杜海山金錢的來龍去脈,同時,也更是為了能夠更好地撫養兩人之間的孩子,這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而在法庭之上,杜海山也算是終于松開了自己的口風,向在場的法官們娓娓道來了這樣一段故事,原來,他之是以沒有留下積蓄,和他五年前所獲得的一等功也有着相當大的關系。

他是越戰英雄,卻和妻子鬧上法庭,糾紛背後:是對12個家庭的大愛

在對越自衛還擊戰時期,杜海山榮獲了這樣一枚勳章,然而,這枚勳章并不僅僅是由杜海山的努力所鑄成的,當中還包含了杜海山曾經戰友們的鮮血。

在戰争時期的某一天,杜海山跟着自己的小隊一起來到了越北老街,準備伺機進行最後的突進,為這場戰鬥畫上句點。然而,有些出乎意料的是,這個據點建的分外堅固,光是考察,就讓他們班長受到了巨大的壓力。

杜海山的班長在思考一番過後,也是趕忙召集同伴們進行了一次臨時會議,他将嚴峻的形式公布了出來,告訴了大家在這場戰鬥中恐怕會付出鮮血的代價。

他是越戰英雄,卻和妻子鬧上法庭,糾紛背後:是對12個家庭的大愛

當然,這樣的惡劣條件也是無法撼動将士們分毫,他們的戰意昂揚,仿佛馬上就要兵臨城下,而班長見狀,也是簡簡單單地交代了下自己的安排,然後話鋒一轉,說到倘若有人陣亡的問題上了。

班長語重心長地告訴大家,這一次的作戰任務十分艱巨,恐怕經此一役,在座的同志們也是十不存一,是以,大家最好提前交代一下自己的身後事。

悲傷的情緒頓時彌漫在了小隊中,不過這些受過無數生死考驗的戰士們也是很快釋然了,他們唯獨許下了一個約定:

希望僥幸活下來的隊友能夠代替所有人去盡孝。在氣氛的感染下,隊員們自然是異口同聲地答應了。

他是越戰英雄,卻和妻子鬧上法庭,糾紛背後:是對12個家庭的大愛

履行自己的諾言

這場戰鬥果然如預料中的一樣,很快就陷入了僵局,最終,為了突破敵人的層層阻擾,隻有杜海山一個人活了下來。

如此悲壯的故事簡直是聞者傷心見者落淚,沒想到杜海山竟然親曆過這樣一場生離死别,令人是肅然起敬,這也難怪杜海山能夠拿到一等功了,他的一等功并非是屬于他個人的,而是他們整個小隊革命精神的結晶。

而在戰争結束以後,雖然國家給杜海山配置設定了新的工作與任務,使得他的衣食住行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但杜海山卻是始終沒有忘記曾經同伴們的音容笑貌。

他是越戰英雄,卻和妻子鬧上法庭,糾紛背後:是對12個家庭的大愛

杜海山自然是十分渴望去實作隊友們的囑托的,這同時也是為了認真貫徹自己許下的諾言,是以雖然杜海山的工資提升了一大截,但卻還是不太夠,畢竟要知道,

那支小隊一共有十二人。

為此

,杜海山将自己的工資分成了十二份,分别按時寄給了對應的家庭,數年間從未斷絕過

他是越戰英雄,卻和妻子鬧上法庭,糾紛背後:是對12個家庭的大愛

在得知了杜海山之是以缺錢的根本理由以後,杜海山的妻子懸着的心也算是放下了,她從原來的埋汰杜海山轉變成了如今對他的贊不絕口,也是更加愛顧海山了,同時,她也決定,要幫助杜海山承擔一部分責任,給那些失去家人的家庭再一次地送去溫暖和愛。

杜海山的這一系列事件被傳到網上以後,也是讓很多人都是瞠目結舌,沒想到杜海山不惜犧牲自己的生活,也要實作曾經的諾言。

也是以有了無數的遊客千裡迢迢地跑到了杜海山的老家,在一睹他的真容以後,也是毫不吝啬地,向他提供了資助,

據說僅僅在三個月内,杜海山就收到了80多萬元的捐款

,可杜海山卻依然不為所動,将他們盡數捐給了慈善事業。

他是越戰英雄,卻和妻子鬧上法庭,糾紛背後:是對12個家庭的大愛

小結:

杜海山以一己之力,養活了十二戶人口,這無疑是一種壯舉,值得讓我們牢記住他的名字。

其實,在近代也不乏一些有着崇高精神的曆史人物,而正是有了這些散發人性光輝的好人,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流露出的種種真善美,才成功得到了傳承,或許正是由于人與人性之間的相輔相成,在近代史上,我軍将士才能萬衆一心,以雄獅之姿,締造來自東方的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