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隐身,隻因李建成手下有一猛将,僅他能抵擋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放在浩瀚無際的曆史長河當中,優秀的人才,就猶如朵朵奔騰而起的浪花一般耀眼輝煌,數量繁多,但放到具體的朝代當中,和數量極為龐大的普通人民比起來,人才占據的還是少數。因為人才的稀有性,是以全國上下對于人才都十分尊敬。

“五德兼備,方為将帥之才。”對于一個部隊來說,将領占據着極為重要的地位。如果将領能夠對手下有着充分的了解,且能夠通過審時度勢來進行合理的排兵布陣,就能将取得勝利的可能最大化。

作為唐太子李建成和立下過赫赫戰功的李世民,兩人麾下都擁有一定數量的優秀将領。早在玄武門之變之前,李建成就忌憚李世民的聲望,希望将其扼殺。

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隐身,隻因李建成手下有一猛将,僅他能抵擋

李建成幾次三番地逼迫,使得李世民為了自保,發動了玄武門之變。在這次行動當中,秦瓊為了李建成麾下的一名将領,沒有第一時間跟随李世民進入玄武門。

作戰勇猛

“薛萬徹則被太子李建成收入東宮。”薛萬均和薛萬徹是兄弟倆,在跟随羅藝會戰反唐将領劉黑闼的時候,不幸被俘。兩人逃回來之後,兄長薛萬均被李世民收入門下,而弟弟薛萬徹則被李建成收入到東宮之中。因為知道薛萬徹的能力,李建成十分看重薛萬徹。

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隐身,隻因李建成手下有一猛将,僅他能抵擋

薛萬徹兄弟倆出生于一個将門家庭,兩人的父親是隋朝名将薛世雄。“薛世雄自幼性情兇狠好鬥。”年僅17歲的時候,薛世雄就跟随着北周武帝宇文邕前去讨伐北齊,因為戰功赫赫,是以被授予了帥都督。在隋文帝時期,薛世雄多次立下戰功,官職逐漸上升。

在家庭的影響之下,薛萬均、薛萬徹等孩子都成長得非常出色。公元617年,為了解瓦崗軍急攻東都的困境,隋炀帝指令薛世雄帶領“3萬幽、薊精兵南下”,和王世充等人一同馳援洛陽。當時,窦建德的軍隊本來在各個縣裡分散收麥,聽聞大軍将至後,立即撤出,并且要還回豆子航。

窦建德此舉主要是為了麻痹薛世雄等人所帶領的軍隊,而薛世雄當真以為義軍是因為畏懼自己才匆匆撤出,是以放松了警惕。當時,窦建德距離薛世雄駐紮的營寨隻有140裡。為了快速解決戰鬥,攻其不備,窦建德率領280人的敢死隊,趁着夜色突襲薛世雄。

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隐身,隻因李建成手下有一猛将,僅他能抵擋

淩晨時分,窦建德的隊伍去到了薛世雄的營寨之前。剛好遇上了彌漫大霧,即使近在咫尺也難以明辨。窦建德突然發動襲擊,薛世雄及部隊頓時大亂,四散逃命。薛世雄率領親兵數十人逃到涿郡,很快便身體不适,因病逝去。

原本薛萬徹和薛萬均就因為武藝出衆得到了涿鹿守将羅藝的賞識,是以當“羅藝決心投唐”後,兄弟倆便跟随羅藝一同,在窦建德大敗薛世雄軍隊的河間之戰後,選擇歸附唐高祖李淵。

兄弟倆的能力非常強悍,在兩人歸唐之後,薛萬均被授予“上柱國、永安郡公”的職位,而薛萬徹則被授予“車騎将軍、武安縣公。”

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隐身,隻因李建成手下有一猛将,僅他能抵擋

公元621年7月,窦建德部下劉黑闼起兵反唐,唐朝随即指令李神通負責征讨劉黑闼。同年九月,羅藝率領薛萬徹、薛萬均等将士前去和李神通部隊會師。雙方會戰的時候,風雪交加,李神通趁着風向發起進攻,但很快風向便逆轉,劉黑闼抓住機會反擊,唐軍大敗。

在這之後,劉黑闼又發動進攻,羅藝軍敗,薛萬均兄弟倆被俘。在逃出來之後,兄弟倆分别進入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麾下。

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隐身,隻因李建成手下有一猛将,僅他能抵擋

武将門神

“民間流傳最多的武将門神,當屬開唐名将秦瓊和敬德。”秦瓊字叔寶,在很早的時候就因為勇武過人而遠近聞名。隋朝時,秦叔寶在隋朝将領來護兒的帳下任職。得知秦瓊的母親去世的時候,來護兒特意派人前去吊唁。

帳中将士們覺得奇怪,戰亂四起,士兵死亡,以及家中有喪事的很多,将軍“獨吊叔寶何也?”來護兒表示,秦叔寶骁勇彪悍,并且又存有遠大志向和極高的氣節,将來一定能夠成才,是以不能當做微末之人對待。

在公元614年,秦瓊跟随齊郡通守張須陀征讨涿郡叛軍。張須陀所帶的部隊“共萬餘人”,一來從人數上無法和叛軍部隊相匹敵,二來在對峙數十日之後就會糧草耗盡,形勢十分嚴峻。

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隐身,隻因李建成手下有一猛将,僅他能抵擋

關鍵時刻,張須陀表示自己有一個方法,自己先帶領将士們假裝撤退,對方見自己退必然進擊,此事對方營内空虛,如果能夠有人率兵一千奇襲,就一定可以出奇制勝。

考慮到奇襲的危險,當張須陀詢問誰願意去的時候,各将領當中,除了秦瓊和羅士信之外,無一人應聲。

後來秦瓊和羅士信按照張須陀的計劃,各自領兵千人“埋伏于蘆葦叢中”,待時機一到,便沖入對方營寨當中,縱火燒毀對方三十多個營寨。成功幫助張須陀大破叛軍。

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隐身,隻因李建成手下有一猛将,僅他能抵擋

玄武之變

“從誅建成、元吉。”在玄武門之變當中,作為李世民的心腹将領,秦瓊和尉遲将軍也前往參戰。然而,在史書當中,卻發現跟随李世民殺入玄武門的将領當中,沒有秦瓊。

事實上,從《舊唐書》的當中能夠看出,李世民帶領的将領裡是有秦叔寶的,但是秦叔寶沒有跟随李世民前去滅除李建成、李元吉等人,而是帶領部隊,前去迎戰薛萬徹部隊。“(翊衛車騎将軍馮翊馮立)與副護軍薛萬徹帥東宮、齊府精兵二千馳趣玄武門。”

秦叔寶和李建成的援軍薛萬徹奮勇作戰,雙方兵力相差較大,秦叔寶一側的人數大大少于薛萬徹一側。

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隐身,隻因李建成手下有一猛将,僅他能抵擋

在兵力數量懸殊的情況下,秦叔寶沒有辜負李世民的信任,為李世民在玄武門内的戰鬥争取了時間。眼看形勢不妙,薛萬徹決定攻擊秦府,關鍵時刻,尉遲敬德匆忙趕到,舉起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元首給薛萬徹看。

看到李建成二人的元首之後,薛萬徹手下将士潰散,局面好轉。玄武門之變之後,李世民被立為太子,而尉遲敬德、秦瓊等人則因為立下功勞而被各自委以軍職。

在這場戰争當中戰敗的薛萬徹,并沒有是以而受到懲罰。當時,薛萬徹見大勢已去,便匆忙帶領親兵數人逃往鐘南山,後來李世民多次派人前去安撫,薛萬徹才現身謝罪。

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隐身,隻因李建成手下有一猛将,僅他能抵擋

李世民對此表示:“此皆忠于所事,義士也。”李世民不僅對薛萬徹所做之事既往不咎,還在自己即位後對其委以重任。

秦瓊和薛萬徹都是勇武之士,正是因為知曉薛萬徹的能力,李世民才會派秦瓊守住玄武門。秦瓊後來沒有辜負李世民,成功率領少量将士攔住了薛萬徹,為李世民等人争取了寶貴的時間。

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隐身,隻因李建成手下有一猛将,僅他能抵擋

小結:

“太宗(李世民)特令所司就其茔内立石人馬,以旌戰陣之功焉。”秦瓊因病死去之後,被追贈為徐州都督一職,且享陪葬昭陵的榮譽。李世民為了彰顯秦瓊的戰功,還特意下令,讓人在秦瓊的墳墓之前鑄造石人馬。

秦瓊在玄武門事變中隐身的原因,是阻止李建成的援軍,薛萬徹等人。薛萬徹是李建成手下的猛将之一,作戰能力非常強悍,隻有秦瓊能夠抵擋。當薛萬徹帶領援軍趕到後,秦瓊與其交戰,成功将其攔在玄武門之外。

繼續閱讀